日本出台《教育振兴基本计划(2023-2027)》

编辑日期:2023-07-03 作者: 阅读:1
【字体:

    6月16日,日本内阁审议通过第四期《教育振兴基本计划(2023-2027)》(以下简称新“基本计划”)。作为日本“教育立国”的行动指南,新“基本计划”在总结当前教育现状、问题、成就及挑战的基础上,确定了未来五年教育改革的两大重点和五大方向,并制定了多项教育目标和基本举措。

    一、未来五年教育改革的两大重点

    新“基本计划”提出了“培养可持续社会的创造者”与“提升根植于日本社会的幸福感”两大重点。一方面,日本政府认为,未来社会是一个充满变动性、不确定性、复杂性、暧昧性的“VUCA”时代,日本必须将教育与社会经济紧密联结,通过加大对“人”的投资,例如培养人的领导力、创造性、主体性、问题解决能力、协作性、批判思维等高阶能力,维持和发展可持续社会。另一方面,建构扎根日本社会的“幸福”(Well-Being)体系成为新“基本计划”的重中之重,日本将通过家庭、学校与社会三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机制,培养国民的利他性、自我肯定感、协作性、自我实现能力,以此实现基于每个人多样性的幸福感。

    二、未来教育改革的五大基本方向

    一是培养面向全球化社会的终身学习型人才。该方向同时包含教学、课程、国际交流三个子维度。在教学方面,日本将以“主体性和对话性”的深度学习理念变革中小学的教学方式,并积极推进“学修者本位”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在课程方面,探究性课程、STEM课程、文理融通课程将成为未来课程改革的重点。在国际交流方面,日本将有效推进教育国际化,大力支持以留学为代表的国际交流活动。此外,通过社会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也是新“基本计划”的重要一环。

    二是实现“不抛弃任何人、激发每个人潜力”的共生社会。该方向意味着日本从关注教育数量转变为关注教育质量,日本提出未来五年的教育变革将着眼于每个孩子的强项和长处,以多样化的教育模式和数字化手段,最大程度发挥每个人潜力,实现个性化教学和共生社会。

    三是借助家庭与地域的协作建构相互学习和支持的社会。新“基本计划”将构建“沟通型学校”,并推进“地域与学校的深度协作”,包括充分利用公民馆、市民馆、图书馆等社会教育设施转移学校社团活动,加强家庭、学校和社区的协同育人机制,实现国民的终身学习。

    四是大力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日本数字厅指出,教育数字化转型已从第一阶段“电子化”转向第二阶段“最优化”阶段,为此,日本将大力推进教育数据收集、标准化、分析、再应用数字基盘系统,推动校务数字化转型,并着力培养学生、教师的数字技能,实现数字强国。

    五是建立新“基本计划”有效实施的基础框架和对话机制。为确保“基本计划”的有效实施,日本将制定政府部门、学校、非盈利机构、民间企业为一体的对话机制,监控并评价新“基本计划”的实施效果。

(摘编自上师大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微信公众号6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