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高教质量保障的七大趋势

编辑日期:2023-09-30 作者: 阅读:1
【字体:

    一、外部质保体系推动内部质保体系建设

    从国际上看,高等教育质保体系分为内部和外部两条线。外部体系通常是政府或社会团体主导的对高校教育教学进行监督、评估、问责和协助的制度化活动,主要方式有院校评估、学科评估、专业认证、单项评估、综合排行或多维排名等。评估模式大体可分为四种,即认证、分等、审核和绩效。内部质保体系则主要由高校结合本校办学定位和实际情况自主构建,形式可多样,但需衔接外部体系。

    目前国际上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估发展有七方面趋势

    l 外部质保体系引导内部质保体系建设;

    l 注重评估灵活性、分类评价和排名;

    l 关注对质量保障与评价机构的元评估;

    l 关注形成性评价,加强评估可追踪性(回访机制);

    l 学校是质量保障与评估主体,平衡问责与改进;

    l 关注以学生为主体的利益相关方的诉求;

    l 通过范式变革形成质量文化。

    结合国内实际,周期性的院校教学工作评估会持续,主要是解决“质量第一公里”的问题,即学校层面的问题。专业认证与院校评估相辅相成,能解决“质量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即落实到每门课程和各个教学环节上。

    今后,第三方社会评价机构将得到培育,例如,教育部批准了若干有资格开展师范教育专业认证的机构,培育第三方评估机构并对其进行资质认定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另外,评估和认证的可追踪性是重点,开展形成性评价,以体现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指导思想,包括合格评估和审核评估方案设计目前都增加回访制度。

    总体来看,本科院校的外部评估体系建设起步早,现在已经比较全面、细致、成熟,在国际上已经有了较高的认可度。但无论外部评估制度如何设计,其目的都是为了促进高校建好内部质保体系,学校的工作重心首先应关注内部质保体系的建设及有效运行。

    二、内部质保体系建设思路

    每个学校的内部质保体系都是符合校情、各有特点的,但是质保体系建设有五个共性规律需要关注:

    第一,目标和标准的制定是质保体系建设的前提。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人才培养方案就是目标,不同的质量文化会孕育出不同的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确定后需要找出影响质量的关键控制点,根据这些关键控制点制定明确的质量标准和要求,并建立各关键控制点的有机联系和制衡机制。

    第二,条件和政策保障是质保体系建设的基础。即教师、经费、场地、设施、信息化建设以及激励教师用心从事教学工作的政策,都对保障人才培养工作顺利开展起着重要作用,这也说明监控体系不等于质保体系。

    第三,过程管理是质保体系的重点。人才培养是一个过程,目标管理不能简单替代过程管理。规范管理的依据是规章制度,从规章制度上能看出学校的管理水平。例如许多学校规章制度只强调规范管理,而在如何调动广大教师内在积极性方面的制度太少,表彰激励的内容太少。

    第四,系统性、周期性自我评估制度是质保体系的关键。这包括定期开展院系评估、学科专业评估、实践教学评估等专项评估。在此期间,高校需要特别关注学生和教师对教学工作的评价,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对学校人才培养的评价,各二级学院和职能单位办学水平绩效评价,充分发挥教学状态数据的常态监控作用,并依据自我评估和状态数据形成年度质量报告。

    第五,质保体系的落脚点是反馈、调节和改进。校院两级应有充足的督导队伍,既督又导,既督教督学,又督管;同行和专家评价应覆盖所有教师;同时,各二级学院和职能部门有明确的职责分工与联系,关注“质量最后一公里”(教学环节的质量监管)的落实。需要强调的是,教学过程中影响质量的关键控制点不单单是二级学院或者专业的事情,制度设计、工作量计算、场地提供、资源后勤等各环节需要全员全过程参与。

    总体来说,内部质保体系是一个动态的、可分解、可操作的闭环操作流程。高校内部质保体系应遵循PDCA循环,在计划、执行、调节、改进中不断完善上升。

(摘编自麦可研究微信公众号9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