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与外语专业发展趋势
一、医学是精英教育,要严把入口关
根据《2022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的统计结果显示,过去20年(2002-2021),普通高等学校医学专业招生人数从23万增至125万,医学专业研究生招生数也从1.7万猛增至14万。
医学生培养规模扩大的同时,由于不同的培养模式和单点招生规模过大等原因,各校医学生培养质量良莠不齐。据2021年医师资格考试的数据,173所高校临床医学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首次参加医师资格考试的平均通过率为65.35%,最高达98.73%,最低的只有1.47%。其中,65所院校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质量是医学教育的“生命线”。2017年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提高生源质量,提升医学专业学历教育层次,并明确要求:稳步发展医学类专业本科教育,推动本科临床医学类、中医学类专业逐步实现一本招生;根据行业需求,严格控制高职(专科)临床医学专业招生规模。
同时,多省明确要严控医学教育。浙江鼓励办学质量优秀的医学院校适度扩大本科医学类专业招生规模。对医师资格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连续3年低于50%的本科高校,连续3年低于30%的高职(专科)院校,调减医学类相关专业招生计划。对住培结业理论考核通过率连续2年排名全国后5%位次的专业基地予以减招。河南明确无相关医学类专业基础的非医学院校不得设置医药卫生类专业。已设置本科医药卫生类专业的高校,其对应专科专业不再招生;高校不再举办医药卫生类专业的中等职业教育。
二、外语类专业急需转型
随着国际形势、教育政策的变化,以及人工智能的迭代升级,外语类专业面临诸多挑战,国内外多所高校停招撤销外语专业。
据报道,近年来韩国大学已经呈现语言专业取消或与其他专业合并的趋势,韩国外国语大学从去年开始中断了地方校区英语、日语等13个专业的新生招生,釜山大学从今年起停招德语教育和法语教育两个专业,首尔一所大学已经把中文系和日语系合并为航空观光外语系。美国的西吉弗尼亚大学,曾计划撤销包括本科和研究生院在内的全部外语系。从新学期开始,本科生将不能再学习西班牙语、法语、德语、俄语和汉语,研究生也不能再攻读语言学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位。
在国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河南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多所“双一流”高校也在近年停招或撤销外语类专业。据2018-2022年教育部公示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显示,五年间撤销外语类专业的本科院校至少有101所。其中,被撤销数量最多的外语类专业是日语,共被26所院校撤销,其次是英语专业(20所)。此外,朝鲜语(10所)、商务英语(8所)、翻译(7所)等专业被撤销数量也较多。
在招生方面,麦可思研究曾整理了21个省市2023年高考本科一批次征集志愿的名单,从中梳理出900多个进入征集志愿环节的“双一流”院校开设的专业。数据显示,“双一流”院校中参与征集次数最多的专业除了旅游管理专业即是英语(26次),日语专业参与征集志愿的次数也较多(23次)。
面对外语专业的危机,一些高校已经开始尝试将外语与计算机科学、数据分析等新兴领域结合,推出全新的跨学科专业,以适应全球化和数字化的时代需求。外语界也提出了“外语+”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法,例如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建成通专结合的“多语种复语,跨专业复合”人才培养机制,本科专业全面实现“外语+专业”的基础性跨专业培养,学生在本科学业修读期间可以修读三个专业课程,至少实现两个专业的系统学习,复语复合受益率达到100%。新时期外语学科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随着更多高校布局新文科建设,相信未来外语类专业将迎来更好的发展前景。
(综合摘编自麦可思研究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