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强国指数2024”发布 我国领跑国际版第二方阵

编辑日期:2024-10-31 作者: 阅读:1
【字体:

    2024年10月27日,“高等教育强国指数2024”发布,数据显示:全球高等教育发展区域差异大,美国保持绝对领先,中国缩小差距并继续领跑第二方阵;国内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北京一枝独秀,上海江苏分列二三名。

    一、全球高等教育发展极不平衡,六大方阵差异明显

    图1:世界高等教育体系的六大方阵

    国际版“高等教育强国指数”显示,世界高等教育体系根据发展阶段可分为六大方阵,美国以绝对实力领跑,中国、英国、日本、德国等国家为第二方阵的代表国家,较去年发布的教育强国指数结果相比,英国超过日本成为排名第3国家。中国仍领跑第二方阵并缩小与美国的差距。

 

    二、三大维度九个关键指标,持续监测全球高等教育发展

    三个维度是世界学术中心度指数、世界科技中心度指数、世界人才中心度指数,其中世界学术中心度指数包括高等教育经费GDP占比、ESI自然科学全球前1%上榜机构、RUC人文社会科学全球前10%上榜机构三个指标,世界科技中心度指数包括自然指数、研发经费GDP占比、授权专利三个指标,世界人才中心度指数包括全球人才竞争力指数、全球高被引科学家、诺贝尔菲尔茨奖三个指标。

    在国际版“高等教育强国指数”9项指标中,美国在ESI自然科学全球前1%上榜机构、RUC人文社会科学全球前10%上榜机构、授权专利、全球高被引学者、诺贝尔菲尔兹奖等5项指标上均位居世界第一。中国在自然指数(第1位)、ESI自然科学全球前1%上榜机构(第2位)、RUC人文社会科学全球前10%上榜机构(第3位)、授权专利(第2位)、全球高被引学者(第2位)等指标上排名靠前,在高等教育经费GDP占比(第20位)、研发经费GDP占比(第13位)、全球人才竞争力指数(第40位)、诺贝尔菲尔兹奖(第23位)等指标上仍有提升空间。作为世界高等教育中心,美国在世界学术中心度指数、世界科技中心度指数、世界人才中心度指数均得分100分。作为潜在的世界高等教育次中心,中国在世界学术中心度指数、世界科技中心度指数、世界人才中心度指数上的得分分别为60分、67分、39分。

    三、统筹投入产出及发展效能,全面透析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格局

    研究团队同步发布省域版“高等教育强国指数”,内含投入、产出、发展效能等3大维度11个关键指标50个评价要素,跟踪国内(大陆地区)31个省、市、自治区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紧扣教育、科技、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凝练出投入维度,具体包括条件保障、师资力量、科研投入、学科建设4个指标,总权重为35%;以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六力”的深刻阐释为准绳建构产出维度,具体包括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6个指标,总权重为50%;建构出投入产出比作为发展效能,该维度权重为15%。

    省域版“高等教育强国指数”显示,北京一枝独秀,以100分的绝对优势领跑全国;上海、江苏实力强劲,位居第二方阵,但与北京的差距较为显著,上海得分为56.49,江苏得分为51.04;湖北、浙江、广东、天津、陕西、山东、辽宁等7个省份位居第三方阵,其中湖北省以35.04分领跑第三方阵,位居全国第4位;黑龙江、吉林、重庆、湖南、四川、安徽、福建、甘肃、江西、河南等10个省份实力一般,位居第四方阵,黑龙江以20.28分领跑第四方阵,位居全国第11位;山西、新疆等11个省份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亟待提高,形成第五方阵。

    图2: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五大方阵

 

(摘编自一读EDU微信公众号10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