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高校明确只招理科生 但是文科生能学医
一、部分高校只招理科生
近日,有4所“科技大学”发布招生简章,明确高考只招理科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方科技大学、上海科技大学,100%本科专业要求选考物理+化学。福耀科技大学明确规定报考本校所有专业的高考综合改革省份的考生,选考科目须符合物理、化学必选的要求。
新高考普遍推行的“3+1+2”模式,为考生提供了12种不一样的选科组合。不过,现实常见的科目组合只有4种:物化生、史政地、物化地、物化政。
一项数据调查显示,5年来,在河北等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的8省市中,物化生的选科组合比例一直在上升,增加了16%,所占比例已近四成;物化政的比例增加了6%;物化地、史政地的比例小幅增加了3%。而其余8个选科组合的比例均在下降,下降幅度最大的是“物生地”。此外,选择“史化+”选科组合的学生寥寥无几。对学生而言,选科即选专业。面对“专业为王”的录取现实,物化必选已是高中阶段的学霸组合。
其一,非“物化”几乎无缘热门专业。2021年,教育部出台了《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通用版)》,统计发现,92个本科专业类里,有55个专业类要求必选物理+化学,占比近六成;在全部703个专业中,有355个本科专业必选物化,占比超过一半;几乎所有的理工农医类专业必选物理和化学。
其二,名校招生也表现出明显的选科倾向性。超70所“双一流”高校,超过一半的招生专业要求必选物化、不招文科生。电子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超80%专业要求理科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方科技大学、上海科技大学等高校全部招生专业只招收物理+化学的考生。
在多方政策推动下,物化组合成为学生眼中通往心仪大学的金钥匙。因此,当选科组合与传统的大文大理科目相差无几,新高考“3+1+2”模式中间的那个数字“1”,似乎再次划分了理科和文科的楚河汉界。
二、文科生,能学医了
近日,全国各地高校陆续发布招生章程,不少高校调整了招生计划。从2025年起,多所中医药高校的中医学类专业从“物理+化学必选”调整为“不限选考科目”。这意味着,文科生(历史类考生)也可以报考相关专业。
(一)从“物化”双选,到“不限选考科目”
根据重庆中医药学院发布的2025年招生章程,招生专业有中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等12个专业。其中,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养生学和中医康复学5个专业在选科方面新增了历史类,并且再选科目不限。
此外,安徽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甘肃中医药大学、河北中医药大学、海南医科大学等高校的中医学专业,北京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等高校的针灸推拿学专业,由此前要求的“物化”双选,调整为“不限”选科要求。
(二)中医学类专业,开始解绑“物化”
根据今年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发布的《关于公布普通高校拟在山东招生专业(类)选考科目要求的公告》,与此前相比,此次公布的“选考科目要求”变化最大的是中医学类专业,不少高校的中医学类专业“物化”解绑。其中,山东中医药大学的中医康复学、中医养生学,浙江中医药大学、华北理工大学的中医学、针灸推拿学等专业放宽要求,由此前要求的“物化”双选调整为单选物理、化学或生物。
(三)文理兼收将成趋势?
中医学作为一门古老的学问,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医理论和各种药方多来源于《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文献阅读和理解能力,以及人文情怀和哲学思维,这些是历史等科目类考生的强项。中医经典研读需人文功底,文科生辩证思维或成优势。行业需求催生复合型人才,文理兼收或成趋势。
(摘编自软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