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颖一:中国大学教育中的普遍现象与重要权衡

编辑日期:2022-02-28 作者: 阅读:1
【字体:

    一、七个普遍现象

    现象一是忙、茫、盲(忙碌的忙、茫然的茫、盲目的盲)。清华学生生活的首要特征是忙碌,课程多、作业多、活动多,普遍反映比高中忙。忙碌之后是茫然,不知所措。茫然之后是盲目,盲目地跟随学哥学姐的脚步走,因为他们可信、可学。

    现象二是学分绩导向。学分绩(GPA)可度量,可比较,并事关各种评奖、推荐读研究生、找实习、找工作。在信任程度低的社会中,只有用这样的指标才是公平可信的,操作成本最低的。无论我们怎么努力矫正这种导向都效果甚微,感到无奈。

    现象三是变相缩短学制。本科用2.5-3年时间完成4年的学分要求,硕士在1年内完成2年的学分要求,留出时间实习或工作,或去读第二学位或辅修。这样导致的后果是学生总是处于仓促、匆忙的学习状态,根本谈不上“从容”,这与国外学生通过“间隔年”(gap year)变相延长学制的做法形成对比。

    现象四是焦虑、纠结、内卷。学生反映的焦虑状态与日俱增。焦虑导致纠结,什么都不想失去,发展趋势直指内卷。所谓内卷,就是投入越来越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收益越来越小的事,比如刷题、刷学分绩、刷实习。学生不得不“卷”是怕失去更多。内卷挤掉了学生做更有意义事的时间,带来巨大的机会成本。

    现象五是大学如同高中。学生还不能完全实现从高中到大学的转变。这从学生自己对海外交换学习的反思中可以得到印证:去海外学习的意义,不在于学习到了更好的课程,而是有了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时间,真正体验到了大学如何不同于高中。

    现象六是做研究的困惑。海内外教师对我们学生较为普遍的评价是出色的“研究助理”,但做独立研究却没有“入门”(clueless)。这在社会科学尤其突出。即使理工科,学生虽能发论文,但多是导师给题目,学生做实验,也非独立研究。

    现象七是均值高、方差小。我们的教育方式使得学生的基础知识训练扎实,整体水平较高,即所谓“均值高”。但是学生同质发展,冒尖学生少,如顾明远先生所说,有高原无高峰,即所谓“方差小”。清华集中了全中国最有才能潜质的学生,但是他们中出现的突出人才少,创造性人才少,不能不是我们的忧虑。

    二、七个重要权衡

    权衡(tradeoff)是经济学术语,意思是在一对关系中虽然两者都需要,但是存在得失互换:过度强调或重视一边,另一边则会被轻视甚至忽视。在下面的每对关系中,现状是后者都被重视,而前者都被轻视。

    权衡一是思维与知识。教育学生会思考是大学与高中的根本区别。大学要创造宽松环境,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权衡二是通识与专业。专业教育侧重知识的技术性和实用性,可以说是为找第一份工作做准备。通识教育侧重知识的基础性和哲理性,是为了搅动学生的思想,唤起学生的才智,开阔学生的视野,点亮学生的心灵,是为学生的一生做准备。通识教育被高度重视,但是很难落实。这其中既有学生的现实考虑,也有教师的认知偏差。

    权衡三是个性与从众。从众是追随和追求他人和社会的认同,这是需要的。但是完全从众就会导致学生同质化发展。经管学院提出通识教育与个性发展相结合,引导学生的自我发展之路。同时我们也发现,当选择多了以后,一些学生却选择从众,选择内卷。这说明个性发展真不容易。

    权衡四是无用与有用。现在知识的有用性越来越多地被视作短期有用,对考试、对推研或出国、对实习或找第一份工作有用。短期有用当然重要,但是短期无用的知识可能是长期有用的知识。“无用”知识的有用性很动听,但很难作为行动的依据。

    权衡五是好奇心与功利心。功利心人皆有之,不可或缺。但是学习和探索还需满足好奇心,是不在乎外在结果的动机。缺乏好奇心,特别是缺乏“智识好奇心”(intellectual curiosity),是人的创造力不能被激发的重要原因。

    权衡六是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教育的工具理性就是高效率地把学生培养为对自己、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而教育的价值理性是追问人生价值,追求以人为目的的价值,并通过教育使得学生获得自由、快乐、幸福。工具理性是现代繁荣的基石。但是,如果只有工具理性,没有价值理性,不考虑现代繁荣带来的后果,教育的价值就会被质疑。

    权衡七是人与才。这是大学教育中的根本性问题。大学教育的使命是人才培养,而现实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重视“才”而轻视“人”。大学不仅要培养学生成为有用之才,更要培养学生成为文明之人。育才的期望是多出杰出人物,而育人的核心是人的“三观”,即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育人”与前面讲的六个权衡中的前者都有关,也就是思维、通识、个性、无用、好奇心、价值理性。

    三、教育的第三维

    这七个普遍现象和七个重要权衡中的偏颇的原因是什么呢?我的判断是,七个普遍现象有共同根源,可以追溯到市场和政府的评价体系及基于此的竞争,是市场和政府之外的教育评价的薄弱。而七个重要权衡中的偏颇也有共同本源,可以归结为“育才”压倒“育人”,是市场和政府之外的教育愿景的缺失。

    教育不同于经济之处就在于市场和政府这两个维度之外的第三维,即教育内在的评价和愿景这个维度。经济学对研究教育问题有帮助,但是教育逻辑与经济逻辑不完全相同。在我看来,这个教育的第三维就是教育逻辑不同于经济逻辑的根本所在。

(摘编自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微信公众号1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