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谈阅读
一、胡适 :为什么读书(读书的目的)
一是为什么要读书?读书可以让人类的智识遗产继续发荣光大,建立更高深更伟大的智识。现在学校里各种教科书,如物理、化学、历史等等,都是根据几千年来进步的智识编纂成书的。自小学、中学,而至大学毕业,所受的教育都是代表我们老祖宗几千年来的智识学问和经验。所谓进化,就是叫人节省劳力,去求进步,用前人的智识学问和经验作参考。所以人有了这智识的遗产,就可以缩短工作,使有余力做别的事。
二是为读书而读书。读书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情,不读书不能读书,要能读书才能多读书。王安石曾对曾子固说:“读经而已,则不足以知经。”所以他对于本草、内经、小说,无所不读,这样对于经才可以明白一些。王安石说:“致其知而后读。”请注意,他不说读书以致知,却说,先致知而后读书。读书固然可以扩充知识,但知识越扩充,读书的能力也越大,这便是“为读书而读书”的意义。如在《墨子》一书里,有点光学、力学,又有点经济学。但你要懂得光学,才能懂得《墨子》所说的光;你要懂得各种知识,才能懂得《墨子》里一些最难懂的文句。我们有了基本的科学知识,才能在读书时“左右逢源”。总之,读书的目的就是在于读书,要多读书才可以读书越多。
三是读书可以帮助解决困难,应付环境,供给思想材料。知识是思想材料的来源。思想可分作五步。思想的起源是大的疑问。第二步要把问题弄清,究竟困难在哪一点上。第三步才想到如何解决,俗话就是出主意。第四步要选择一个假定的解决方法。第五步就是证实。这五步之中,第三步是最重要的关键。问题当前,全靠有主意(Ideas)。主意就是从学问经验中来。读书是过去智识学问经验的记录,而智识学问经验就是要用在这时候。否则,学问一些都没有,遇到困难就要糊涂起来。举个例子,我有一位朋友,有一次傍着灯看小说,洋灯装有油,但是不亮,因为灯芯短了。于是他想到《伊索寓言》里有一篇故事,说是一只老鸦要喝瓶中的水,因为瓶太小,得不到水,它就衔石投瓶中,水乃上来。这位朋友是懂得化学的,于是加水于灯中,油乃碰到灯芯,这是看《伊索寓言》给他看小说的帮助。读书好像用兵,养兵求其能用。所以读书可以解决问题,就是军事、政治、财政、思想等问题,也都可以解决,这就是读书的用处。
至于“读什么书”,今天我也附带地讲一讲。我从五岁起到了四十岁,读了三十五年的书。我可以很诚恳地说,中国的书不够读,我们要另开生路,这条生路就是每一个少年人必须至少要精通一种外国文字。读外国语要读到有乐而无苦,能做到这地步,书中便有无穷乐趣。
二、林语堂 :爱读书的人,灵魂和容颜都会优雅起来(读书的意义)
当我们把一个不读书的人和一个读书的人在生活上的差异比较一下,便很容易明白,没有养成读书习惯的人,是很容易受他眼前的世界所禁锢的。可是,当他拿起一本书的时候,便立刻走进一个不同的世界。读者往往被书籍带进一个思想和反省的境界里去。最好的读物是那种能够把我们带到沉思心境里去的读物,而不是那种仅在报告事情始末的读物。在我看来,人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去阅读报纸,并不是读书,因为一般阅报者大抵只注意到事件发生的情形,完全没有沉思默想的价值。
一人读书的目的并不是要“改进心智”,因为当他开始想要改进心智的时候,一切读书的乐趣便丧失净尽了。一个人如果抱着义务的意识去读书,便不能了解读书的艺术。
黄庭坚曾说,“三日不读,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依此,以修养个人外表的优雅和谈吐的风味为目的的读书,才是唯一值得嘉许的读书法,也便是读书的意义所在。这种外表的优雅显然不是指身体上之美,而是更多体现在一个人因读书而积聚的思想力量等方面。一个人的谈吐有没有“味道”,完全要看他的读书方法。如果读者获得书中的“味”,便会在谈吐中表现出来;如果他的谈吐中有风味,便会在写作中表现出来。所以,我认为风味或嗜好是阅读一切书籍的关键。这种嗜好跟对食物的嗜好一样,必然是有个人选择性的。教师不能以其所好强迫学生去读,父母也不能希望子女的嗜好和他们一样。如果读者对他所读的东西感不到趣味,那么所有的时间全都浪费了。所以,这世间上没有什么一个人必读的书,只有在某时某地,某种环境,和生命中的某个时期必读的书。
我认为,一个人发现他最爱好的作家,乃是他的知识发展上最重要的事情。只有这样,他才能够获得读书的真益处。一个人必须独立自主去寻出他的老师,没有人知道谁是你最爱好的作家,也许甚至你自己也不知道。可是当读者找到了他所爱好的作家时,他自己就本能地知道了。关于这种发现作家的事情,我们可以提出一些著名的例证。艾略特说她第一次读到卢梭的作品时,好像受了电流的震击一样。尼采对于叔本华,也有同样的感觉。
一个人有读书的心境时,随便什么地方都可以读书。如果他知道读书的乐趣,他无论在学校内或学校外,都会读书。宋代大学者欧阳修说他的好文章都在“三上”得之,即枕上,马上,和厕上。另一方面,一个人不好读书,那么,一年四季都有不读书的正当理由: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最好眠。等到秋来冬又至,不如等待到来年。那么,什么是读书的真艺术呢?简单的答案就是有读书心情的时候便拿起书来读。一个人读书必须出其自然,才能够彻底享受读书的乐趣,享受读书所带来的灵魂与容颜上的优雅。
三、冯友兰 :精其选,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读书的方法)
一是精其选。古今中外,积累起来的书真是浩如烟海,但是书虽多,有永久价值的还是少数。可以把书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要精读的,第二类是可以泛读的,第三类是仅供翻阅的。
所谓精读,是说要认真地读,扎扎实实地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所谓泛读,是说可以粗枝大叶地读,只要知道它大概说的是什么就行了。所谓翻阅,就像看报纸一样,随手一翻,看看大字标题,觉得有兴趣的地方就大略看看,没有兴趣的地方就随手翻过。
大多数的书,其实就像报纸上的新闻一样,有些可能轰动一时,但是昙花一现,不久就过去了。所以,书虽多,真正值得精读的并不多。那么,又怎样知道哪些书是值得精读的呢?自古以来,已经有一位最公正的评选家,有许多推荐者向它推荐好书。这个评选家就是时间,这些推荐者就是群众。现在我们所称谓“经典著作”或“古典著作”的书都是经过时间考验,流传下来的。这一类的书都是应该精读的书。我们心里先有了这个数,就可随着自己的专业选定一些需要精读的书。选定好书之后,在一个时间内只读一本,一本书读完了才能读第二本。
二是解其言。阅读时,首先要懂得它的文字,它的文字就是它的语言。语言有中外之分,也有古今之别。我所说的解其言,就是要攻破这一道语言文字关。攻这道关的时候,要先做许多准备,用许多工具,如字典和词典等工具书之类。这是当然的事,这里就不多谈了。
三是知其意。中国有句老话说是“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意思是说,一部书上所写的总要简单一些,不会像说话那样啰嗦。所以在读书的时候,即使书中的字都认得了,话全懂了,还未必能知道写书人的意思。从前人说,读书要注意字里行间;又说读诗要得其“弦外音,味外味”。这都是说要在文字以外体会它的精神实质,这就是“知其意”。司马迁说过:“好学深思之士,心知其意。”意是离不开语言文字的,但有些是语言文字并不能完全表达出来。如果阅读仅只局限于语言文字,那就成为死读书了。
四是明其理。上面所说的“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之外,还可以再加一句“意不尽理”。理是客观的道理;意是著书人的主观认识和判断。理和意既然有主观客观之分,意和理就不能完全相合。人总是人,不是全知全能。他的主观上的反映、体会和判断,和客观的道理总要有一定的差距,有或大或小的错误。所以读书仅至“得其意”还不行,还要“明其理”,才不至于为前人的意所误。如果明其理了,我就有我自己的意了。
我的意当然也是主观的,也可能不完全合乎客观的。但我可以把我的意和前人的意互相比较,互相补充,互相纠正。这就可能有一个比较正确的意。这个意是我的,我就可以用它处理事务,解决问题。读书到这个程度就算是能活学活用。能够用书而不为书所用,读书就算读到家了。
(综合摘编自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微信公众号、澎湃新闻、现代教育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