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杉:我对当下中国教育的反思(摘编)

编辑日期:2022-08-31 作者: 阅读:1
【字体:

    一、抢一步,赢一路?

    当前社会背景下,“早一步,赢一路”,抢跑现已不再是个别学生制胜的秘密,多数人都按下了超前学习的快进键。这样的超前学习并非没有代价。教学论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学习既要尊重知识内部的逻辑,也要尊重学生认知心理的发展。学生“抢跑”总是忙碌于新一轮的超前学习,校内的自主学习、独立探究高度依赖校外培训。很多学生表示,在高中之前并没有真正学会学习,解题的套路和学习的思路都是各式辅导机构提前灌输的,既未深入理解知识的原理,也不具备举一反三的能力。有受访学生提到,“长此以往,知识的领悟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长期停滞不前,学习并没有捷径”。

    在访谈对象中,这些超前学习者们在中小学阶段,正经历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第八次课程改革),面临着学习方式与教学方式的变革。第八次课程改革的出发点是学业减负,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这样的改变,引发我们对教育的如下思考:

    (一)“学会”与“会学”之间是什么关系?

    没有学会,怎么能会学?相应的知识与方法之间是什么关系?知识与方法可以对立吗?或者是僵硬的知识灌输,或者是空洞的方法训练,又或者是自然的儿童心理成长?美国进步教育早有前车之鉴。他们宣称教儿童而不教科目,珍视儿童创造性的自我表现,尊重学习者的需要与内在驱动力,将儿童与知识隔离开,儿童被置于知识的荒地、无序的活动与混乱的发展中。历史学家贝斯特称其为“教育的荒地”。

    (二)教师少教,学生就能多学吗?

    学业减负、建构主义教学与学习资本化、教育产业化究竟是什么关系?校内减负与学业外包,自主学习与校外培训,多元选择与项目超市、学业赛道之间构成复杂的教育生态。这种情形下,会带来三种结果:其一,学校内部以学替代教,知识认识化,教学活动化,教师被弱化,学校的边界、教育的权威被消解。其二,家长主义兴起,“母职经纪人”出现,精明的家长不仅规划学习内容,还选择教师,甚至选择学伴。其三,教育中新自由主义主导的“自由”“选择”与“效率”既成就了学习经济的巨大利润,也造成了学校教育的空洞化。

    (三)选拔制度青睐“拔尖”人才,有“拔尖”就有“掐尖”

    教育前所未有地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与严重焦虑,人才选拔的机制既非“贤能主义”(传统中国政治贤能维度下德行最好者),也非“英才主义”(现代社会中能力最强者),而是筛选指标最强者。教育被简化为高利害关系的考试竞赛场,主导原则是形式公正、程序僵硬的考试形式主义。

    竞赛选才的逻辑是筛选出学有所长的天赋型学生,免于高考竞争,提前进入学科自主探索中。因此,选择竞赛的策略是“扬长”,找准兴趣与特长,使其具有显示度与竞争力。这一选拔方式也有局限性,即“扬长”需要以激发超强能力为导向,加之视野过窄的方法训练,致使知识的基础性、系统性、全面性受到影响。同时竞赛训练容易陷入方法“套路”,竞赛捷径隐藏的更大危险是,智力上成熟并不意味着意志上的成熟。综上,当教育已经蜕变为选拔赛,筛选出的“拔尖”者常常是熟悉规则从而跑得最快的人,而非天赋最好者,也不是最具创新潜力者。

    然而有拔尖就有掐尖,那么学校究竟是在进行增值培养还是完成对学生的简单分层?高考与竞赛是完全不同的赛道,高考的选拔标准是中规中矩、没有瑕疵,坚持到最后的常是意志型选手。如果说竞赛是扬长,高考就需要补短。补短的应试策略导致考生特征趋同,“英才选拔”蜕变为“大众升学”。

    二、效率主导下的“套路”:转磨之牛

    在高竞争、强利害关系的考试中,分数为王。在评价主导的学习中,考试练习化的做法落实到学习中便是掌握“套路”。在考试演练场上,套路有显而易见的好处。概念、方法和稳定的路径构成答题套路,多次练习后成了身体与认知的直接反应,准确且高效。套路也是捷径,把生动的智力探索过程压缩成“现成的”结论,从源头上剥离了知识和智力的内在联系,排斥学生的思考与探索,将教学过程庸俗化到无须智慧努力、只需听讲和记忆就能掌握的程度。此外,套路还延伸出一些技巧,如有效的练习并不是机械地重复,而是要小心地发现错题。在重复套路中,原本活泼的心智开始倦怠、恍惚,长此以往只会训练出懒散的心智以及脆弱的意志。但其实,恰当的练习是在习惯和可塑性之间建立平衡,是一种从经验中不断学习的能力。在练习中,心智的弹性与柔韧性得以培养,它体现为智力上的灵活性、实践中容错的能力、多元理解的能力以及宽和包容的人格特征。这与上述提到的“套路”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谈及套路,我们还要留意“习惯”,谨慎区分习惯的好与坏,把握习惯的教育价值与非教育价值。积极的习惯有理智与道德的教育价值,好的习惯会让人主动寻找机会与调整自己,更可能全面运作以应付新的任务与情势。好习惯的固定性以一种力量牢牢地支撑我们,形成稳定的行为、内在和谐的情绪以及明确的价值观。坏习惯忽视人的可塑性与发展性,是一种与智力脱离、与人成长的可塑性相分离的机械、外部的动作模式。评判到底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正在于看它是指向生机勃勃的智力工作与精神成长还是牺牲个人理解力的机械技能。

    套路何以变成一个问题?为何影响如此广泛?这与学习资本化密切相关。从考试与练习来看,套路是得分的“点”与丢分的“坑”。要把学生的升学率转化为老师的教研压力,最早进入题海的人不是学生,而是勤勤恳恳的教师。所有题目和资料都一级级筛选、优化,每类题目都作过比较、思考与整理。教师在不断琢磨套路,将知识型工作(knowledge work)转化为操作型知识(working knowledge),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将复杂的工作标准化与程序化,再编成相关学案与题库,让学生大量刷题。于是泰勒教学模式盛行,它从泰勒的生产模式与管理模式中借鉴而来,成功解决了质量与成本对立问题,实现了低成本且高质量。套路的开发完成了知识性工作(质量与创新)与操作性工作(规模与成本)的转换。

    然而人有情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心灵与精神成长的过程智识是嵌入身体的习惯,是与情感相伴的安全感与愉悦感它有自己的节奏,不应该也不可能是加速的,更不是快速空转——无意义地重复、原地打转,如同转磨之牛、盆中之虫、磨上之蚁。然而在套路的学习中,学习内容令人厌倦,外在压力导致焦虑与恐惧。学习者重复已掌握的套路,是智力发展的停滞与心理依附的增强,学习动机已倾向于外部奖励,学习内容的吸引力非常有限。因此,在重复标准化答案中学习者逐步丧失了应对复杂事物的能力,丧失了提出问题的能力。我们也丧失了对复杂世界的认识能力,以及直面真实世界的能力。

    三、“竞优”还是“竞次”:我们是否还有提出问题的能力?

    在人才培养中“竞优”指创新人才的培养,即能面对不确定性且具有提出问题的能力,创新最重要的前提是不怕失败;“竞次”则指在激烈的考试竞争中争取不出任何瑕疵,总在寻找标准答案,不能失败是行动策略。

     现在的教育过程往往存在一种现象,即因为总是存在着唯一的答案,因而不需要任何额外的努力,就可以直接相信并且牢记课本上的知识。久而久之,我们渐渐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因而也变得害怕不确定的结果。

    教育真正的过程应是学习者经历知识,在经历中获得成长。而快知识的教学特征是将学习材料“对象化”,并用记忆以及程序化的操作来应对,学习材料和心智成长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未建立。如何才能经历知识?关键要“打开”间接经验,激活间接经验中的思维活力。教学不是将已经完成的知识分解、打包塞进学生空洞的大脑,已有知识是进行探索的资源,是探索的前提、工具与方法,而非结论。正如费希特所言,教育纯粹是过程,教师并不是传授事实,作为教师最重要的只有两件事:一是叙述对知识的寻找,讲述获取知识过程的故事;二是上演这个过程,让知识运作起来。如此一来,传授的不是事实而是批判——运用思想力量的形式艺术以及呈现判断的过程。

     同时,我们还要关注到知识的综合运用,否则只是知识细节漫无目的的积累,却未形成知识背后的力量。知识的运用是沉浸到骨子里的一种思维习惯。因此,大学教育的理想不是知识,而是思维的力量。大学的职责就是把学习者的知识转变为成人的力量。学生不仅要过生气勃勃的智力生活,也要过有生长的精神生活。就大学学习而言,主动地思考、正确地提问远比寻找准确答案更重要。好的教师能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他向学生展现提问的艺术,他的提问有价值、有挑战、够刺激。

    快速成长的捷径与套路让我们丧失了提出问题、洞察复杂世界的能力,失去了对美好世界的想象力以及对伟大事物的感受力;人设后的倦怠又让我们失去了对平常生活的忍耐力以及对朴素人生的同情心。这是值得我们教育去关注和反思的!

(摘编自新校长传媒微信公众号7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