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叔子:大学之道在育人而非“制器”

编辑日期:2022-12-01 作者: 阅读:1
【字体:

    作为科研出身的大学校长,杨叔子先生却以在高校中大力推进文化素质教育而闻名,使华中理工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成为中国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旗帜。他的教育思考更凸显其价值,即大学到底是培养具有独立思想的人,还是制造听话出活儿的工具?

    一、主要问题不全在高等学校

    有教育界人士说过,教育问题很多,根本解决之道不在教育本身,而在整个社会。我赞成这个看法,从政府经费投入,到社会的教育需要,到我国同教育直接或间接的体制、机制的运作,都不是教育部门本身能够解决的。譬如经济发展了,大学不扩招行吗?肯定不行,因为社会对教育的要求比以前高得多了。可是一扩招,也由此产生很多问题。但是扩招的主流是对的,由扩招带来的问题不能否定这个主流。我们国家能够发展到今天,教育培养的人才是基础。所以我赞成“人民教育,奠基中国”的观点。虽然,发展中间有些问题很难避免。但是为了进一步发展,我们必须如实地认识与研究高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确实,高等学校有很多问题。归结起来,有三个方面。一是管理水平问题,二是教师水平问题,三是生源质量问题。从生源质量来讲,学生质量同生源质量密切有关。生源都来自中小学,可是现在中小学培养出来的学生,有的人格不够健全、感情不够健康、习惯不够优秀。有的基础知识不够全面、不够扎实,能力比较薄弱,思维不够灵活。我认为,幼儿园、小学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为学生做人打好基础,然而现在小学就是灌知识,中学文理分科、快慢分班,还有办奥赛班,导致有的大学生基础知识不够全面,思维不够活跃,能力比较薄弱。加上幼儿园、小学忽视做人的教育,导致出现人格、感情、行为习惯等问题。所以,大学就要面对这些问题。

    二、病在急功近利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就是大学之道在于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人的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更好地求得人的完善,服务于社会的建设与发展,以达到人类理想境界。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决定怎么培养人,怎么培养人又决定能培养什么人,这是不可分割的两方面。大学的根本是育人,培养高层次人才。大学还有一个根本问题,办什么样的大学?怎么办好大学?换句话说,大学是高等教育机构,不仅要育人,还要治学。治学首先服务于育人,如果治学不服务于育人,那就是研究机构了。同时育人必须立于治学,如果育人不立足于治学,那是中小学教育了。

    现在一些高等学校特别是一些重点大学往往是把治学放在前面,这是急功近利的表现。这不仅是中国大学的毛病,美国的大学也有同样的毛病。2006年美国出版了一本书,叫《失去灵魂的卓越》,是哈佛大学文理学院前任院长刘易斯写的。什么是“灵魂”?就是培养对社会负责任的公民,也就是育人。什么是“卓越”?要在众多学术里争第一。刘易斯批评说,哈佛大学为了在众多学术里争第一而忘记了培育负责任的公民,“灵魂”丢掉了。我读完后做了一个归纳:重治学,轻育人;重科研,轻教学;重研究生教育,轻本科生教育;重教师学术的博大精深,轻教师的品德优秀对学生的影响;重市场对高等学校的功利需要,轻视学校对学生人格尊严的培养。最后归结为:重视近期的有形、有用,轻视长期的无形、“无用”。

   现在,整个社会很多问题就在精神层面上。大学除了应该放弃急功近利,还要加强精神建设外,更关键的一定要从体制、机制上改革。我们要更好地深化教育改革,努力解决前进中的各种问题,把教育推向更高的水平。体制、机制必定要有利于两个方面才去做:一是育人,二是治学。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有不同的做法,但是德育为先是根本的。首要是学好做人,同时必须学好做事。做人和做事是不可以分开的。我国优秀传统讲的就是“德才兼备”,最确切了。

    三、最重要的是服务社会

    要能推动社会物质、精神发展,就是服务社会。这既包含了目前的,也包含了长远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完善人格必须要跟整个社会进步相联系。为什么世界四大古代文明只有中华文明还依然存在?因为中华文化的价值核心是国家重于家庭,家庭重于个人,爱国主义就是核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今天就体现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上。

    我们过去可能过分强调集体,忽视个人。但是西方过分强调个人,过分强调物质层面,而忽视人的精神层面,只顾局部不顾整体。中华文化有自己的大优点,学习西方不应丢自己最优秀的东西。不能像梁漱溟先生所讽刺的那样,“抛尽自家无尽藏,托钵沿街作乞儿”。中国历代情况不同,但对国家的热爱、对人民的热爱始终是中国历史的一条主线。现在时代不同了,有代沟,但是在爱国上不应该有代沟。简而言之,大学要培育出既能爱国、又会创新,既有民族情怀、又有国际视野既能做人、又会做事的高素质人才。

    教育有两方面的功能,一方面是工具性的功能,这一点不能忽视。但另一方面,教育的最终目的还是塑造人,这是根本的事情。所以只看到高等院校工具性的功能,而不看到高等学校目的性的功能,是片面的。我认为,大学教育最重要的是受教育者在人格上和精神上的完善,即成为全面发展德育为先的人。毫无疑问,中国的教育者,应努力学习西方先进的教育思想与经验,但中国教育自身的优秀传统,决不能轻视,更不能丢失,这是立足之基,应该去发掘,去继承,去弘扬,去发展。

    四、大学之道在“育人”而非“制器”

    大学的主旋律应是育人,而非制器,是培养高级人,而非制造高档器材。人是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有精神世界的,何况是高级人才;器是物,只能具有人所赋予的复杂而精巧的功能或程序。教育失去了人,就失去了一切。本质上来说,一切工作都是以人为出发点,以人为归宿点,以人贯穿于各方面及其始终,何况是直接培养人的教育!我国大学主旋律的特色是培养中国的大学生。所谓“中国的”,即我们所培养的学生应服务于中国,至少不应不关心中国,更不应损害中国;所谓“大学生”,概括地讲,大学培养的人才,一要能爱国,二要会创新。归根结底,教育面对的是“人”,中国大学教育面对的是中国的高级人才。教育是塑造人灵魂的工程,大学教育是塑造人灵魂的高级工程。忘了人的灵魂,教育也丢失了自己的灵魂,最多不过是“失去灵魂的卓越”罢了!从某种意义来说,这就是当今高教界普遍重视人文教育的缘由。

    大学的主旋律就是育人,要将学生当作人来培养,不是当器具琢磨,不仅仅会做事而且要会做人,要有人的旺盛灵性,还要有人的高尚人性。回到我前面说的,我喜欢的学生应该有这些特色,爱国,而且有基础、有能力去创新,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任务。

(摘编自学人Scholar微信公众号1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