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东茅:学会选择,走向遵从本心的自主人生

编辑日期:2023-11-30 作者: 阅读:1
【字体:

    一、人生选择无数,当不惧不忧

    人生充满了选择,无数的选择就构成了人的一生。人生中也总会面临一些影响深远的关键选择,如读什么学校、学什么专业、做什么职业、与谁结婚生子等。

    一方面,人们通常会高估“关键选择”的影响。入错行可能影响一生的收入、地位、发展。事实上,如果在尝试某一行业后觉得确实不适合自己,当然可以再换一行。一次正确的关键选择不足以成就一生,一次错误的关键选择也不足以毁掉一生,人们完全不必为某一未定的选择而过于纠结、焦虑,也不必为某一既成事实的选择而过于懊悔、自得。

    另一方面,人们又常常会低估日常选择的影响。无数个微不足道的行为选择会因日积月累而产生深远影响:选择什么样的饮食方式会影响营养和健康,选择什么样的说话方式会影响情绪和关系,选择读什么书会影响心智成长和精神气质。

    所以,对每个选择都不可不慎,但又不必因时时处处需要选择而心怀恐惧,我们应该正视选择,学会选择      

    二、选择,是自主的价值取舍

    选择是一种价值取舍。选择的对象可无所不包,而选择背后的权衡依据和价值意义则大多可归为“义”或“利”两类。常人的选择往往依据“利”,“利”既包括金钱多少,也包括权力大小、名誉高低等,其实质是可资利用、于己有利。以“利”作为取舍标准,导致的往往是得利者喜、失利者怒、利大者乐、无利者怨。以“利”作为核心价值标准,往往会患得患失、左右不安。中国传统文化则崇尚“义”。《大学》有言:“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孔子主张“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一般来说,“利”能提供物质上的享乐,“义”(或“道”“德”)能带来深刻而持久的精神愉悦。

    选择是一种自主行动。自主选择意味着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意志进行取舍。凡是只靠本能的盲目选择或是只依赖、顺从他人的被动选择,以及被控制、胁迫的“别无选择”,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选择。自由就是拥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所谓“时间自由”“思想自由”指的都是个人在相应方面拥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选择既是一种能力,也是一项权利。一方面,当今社会科技日新、物质丰富,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人们的衣食选择范围,也使交通出行、人际交流更为便捷高效;信息发达、价值多元、开放包容给予了人们更多言论和思想自由的空间。另一方面,现代社会又出现了更普遍的焦虑、抑郁、“躺平”等现象,从“选择”的视角看,焦虑是焦躁不安、无所适从,抑郁是心不由己、无力选择,“躺平”则是不思进取、听天由命,三者都可归为“选择障碍”。可见,人生不能只有“身”的自由,真正的自由和幸福源自“心”的自主选择,只有自觉自主,才能自洽自足,达成“心甘”“情愿”的状态。

    三、从“教育的选择”走向“选择的教育”

    该如何明辨是非善恶、提升自觉意识和自主选择能力?教育是基本途径。

    当今中国,众多教育政策和改革实践都涉及增加学生的选择机会,如提倡校本课程,扩大选课、走班范围,减轻学生负担,增加自主活动时间,高考实行选科选考制,招生采用平行志愿制,就业实行自主择业制。此外,国家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追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持续推进素质教育,大力办好职业教育,逐步普及高等教育,这些努力也能为学生打开更广阔的选择空间,有利于提升他们的选择能力。

    但是,当前的教育中仍存在着明显的考试导向,严重制约着学生的选择和发展。例如,在不少学校中,过于重视“标准答案”,阻碍求异和创新思维发展;过于严格细致的作息时间安排,剥夺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发展的机会;过于统一的手机和电脑管理,阻断学生接触外界信息的渠道等等。更严重的是,从学校到家长乃至社会,都在向学生们强调一种观念:必须听教师的话,按学校要求做,否则就考不出高分、进不了名校,也不可能拥有美好前途和幸福人生。这种无形的强制和可预见的竞争让不少学生感到心力交瘁、别无选择,表现得越来越“顺从”,出现了越来越普遍的焦虑、抑郁、恐惧等心理。自主是生命的内在需要,选择是生命活力的体现,剥夺自主选择的能力无异于扼杀生命。可见,从“教育的选择”走向“选择的教育”已经势在必行。

    “选择的教育”要教导学生认识选择的意义、原则、方法,并通过实践不断提升他们自主选择的能力。青少年需要家长和教师的引导、规范,不仅要帮助他们明辨善恶、是非、美丑,还要引导他们立足于长远、整体、全局思考问题;不仅要使他们享受独立自主选择的权利和乐趣,也要使其学会自觉承担选择的后果和责任。更重要的是,“选择的教育”要放手让学生们在学习、生活、工作等真实的情境中去自主选择,从决定小事开始,逐步过渡到进行有关兴趣、课程、专业、职业、伴侣等更重大的选择;从有引导的有限选择开始,逐步过渡到无约束的完全自主选择。让学生在真实的实践中充分体验选择的过程、挑战、风险,享受成功的喜悦,接受失败的苦涩,在实践中验证和校正选择的原则、标准,提升认知水平和价值判断能力,在知行合一中不断成长。

    在此过程中,尤其需要强调的是要构建一个包容错误和失败的环境。学生感觉到处于一个真正宽容、安全的环境中,才会不惧失败、不断尝试、勇于挑战,他们的求知欲、好奇心、创造力才会得到充分展现。让学生带着开阔的视野、开放的思维、扎实的学识、善良的心智,去选择、学习和创造,应该成为教育追求的重要目标。

    教是为了不教,“选择的教育”应该指向引导每个人会选择、自主规划人生。为此又该怎么做?先贤王阳明有言:“夫学,莫先于立志。”学生确立的志向,指向的是他们选择成为什么样的人。若他们立志成为品德高尚、有益社会的人,在有关人生的根本道路、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就不会陷入迷茫和纠结,只需一如既往地选择向上向善、利国利民。同时,要引导学生依良知而行,注意时时处处反省自己的言行举止、起心动念,使其在人所不知、己所独知处为善去恶,则日常的选择也总能令己心安。由此观之,若能立志为先、良知为伴,人生中的选择或许也没那么难。

(摘编自光明社教育家微信公众号11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