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维和 :教育家的“样子”

编辑日期:2024-06-03 作者: 阅读:1
【字体:
    教育家究竟是一个什么样子呢?我觉得这个事情真的挺值得研究的。我用“样子”这两个字,指的是教育家应该具有一些什么样的素养、特征或者是特质。今天的教育家究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素养呢?
    一、陶行知的观点
    陶行知先生曾经写过一篇文章专门讨论教育家的素质。在他看来,常见的教育家有三种:一种是政客的教育家,只会说官话、说套话。学校当然要有宏观政策的指导,但是不能仅仅说一些套话;第二种是书生的教育家,只会读书、教书、写文章、发表论文,只会把知识教得很好,他不知道当教师更重要的是教人,而不是教书;还有一种是经验的教育家,只会干、盲动,这样也不行。第一种肯定不是教育家,第二种、第三种也不是最好的教育家。那么,陶行知先生赞成什么样的教育家呢?他说必定在下列两种要求素质当中得到一种,方才可以算为第一流的人物。
    第一种素质,就是敢探索未发明的新理。我们在教育界任事、做事的人,如果要想自立、想进步,就必须胆量放大,将实验精神向那未发明的真理贯射过去,一心要把那教育的“奥妙新理”,一个个地发现出来,这是何等的魄力。教育界有这种魄力的人,不愧受我们的崇拜。第二种素质,则是敢入未开化的边疆。一般有志办学的人,也专门在有学校的地方凑热闹,把那边疆和内地的教育都置之度外。我们还要进一步看,这些地方的教育究竟是谁的责任,国家有一块未开发的土地,有一些未受教育的人民,这些人民都是我们没有尽到责任。责任明白了,就放大胆量,做一个边疆教育的先锋,把那边疆的门户一扇一扇都去打开。有这样的魄力的人,也不愧于受我们的崇拜。
    二、开辟与创新
    我真的是喜欢读陶行知先生的文章,在读的时候,我也在做自我教育,常常反思我自己做到了吗?我自己有这种魄力吗?我自己有这种勇气吗?敢探索未发明的新理,即是创造精神;敢入未开化的边疆,即是开辟精神。陶行知先生说真正的教育家,更重要的是这样一种魄力、这样一种意志品质。这种教育家的意志品质,在今天应该具有什么新的内涵呢?我希望大家都要注意这种方面的训练与修养。
    创造精神,那种敢开辟、敢进入新的理论,也就是说敢于创新,不要单纯模仿和崇拜外国。我们当然要向外国学习,但更要自立自强,不断探索新道理和新方法。在创造精神方面,我想至少有两件事值得我们关注。第一,积极地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办法。换句话说,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需要一种创新精神。比如说教育评价,怎么样能够在学校中真正落实中央关于深化教育评价总体改革方案的要求,去改善结果评价,去丰富过程评价,包括增值评价和综合评价,怎么把四种评价结合起来?怎么去创新?这就是我们要做的一件事、要去完成的一件事。第二,能不能积极探索创新人才的成长规律。在基础教育阶段,我们更多的是提人的培养,但它可以为将来的人才成长奠定一个基础。尤其到高中阶段,怎样能够顺利地过渡到大学,怎么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种创新意识的培养,实际上也与基础阶段的教育有关。赫尔巴特所说,对于儿童我们更多是不要督促他们去做什么,更主要的是让他们有更多的灵性与自由,能够按照自己的本性或本能去发展。这也是创新人才的成长规律。这就是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教育家要有一种创新精神,真正去体现创新人才培养规律。
    陶行知先生讲的开辟精神,在今天则是要开辟一些新的更宽更多的道路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宏伟目标,完成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中华民族国民整体素质的使命。这种开拓精神同样有两个方面:第一,学校发展的新空间。如今的信息化社会中,孩子们心中的世界已经远远超出校园与课堂,他们成长的空间已经得到极大的扩展。怎么样能够把学校教育和学校外教育结合起来,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我们能不能开辟新的办学空间,在社会中、在操场上、在云端里,尤其是通过网络来进行孩子的教育呢?我们是不是也有足够的办法,利用网络资源、信息社会的力量,包括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智能化等,去开辟出学校教育的新空间呢?我们能不能够在云端里,让课堂得到一种新的合理的拓展、构建一种新的、符合教育规律的教育环境?第二,我们还要为所有学生的成长开辟一个新的更广阔的空间,提供更多健康成长的机会和途径。老师的胸怀就是学生成长的空间。而老师胸怀就在于能不能接纳不同的学生?我们说要有仁爱之心,仁爱之心落到教育、教学,落到教师的实践中,就是你能够接纳不同的学生。就像所谓天底下没有任何两片相同的树叶,世界也没有任何两个相同的学生,你能接纳他吗?你能用你的胸怀为他的成长提供更大的空间吗?这是一种开辟精神。没有这种开辟精神,你仅仅是用你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学生,那是不行的。所以这样一种创造精神、开辟精神,恰恰是作为教育家,或者是未来教育家应该去探索、应该去实践的。
    三、养成的功夫
    当然,陶行知先生在说这两个教育家的标准之后,又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即这种人才究竟用什么方法来养成呢?我在这里想引用《大学》第一章的话谈一点我自己的理解,“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我们都会背这些话,从来也不会忘记。但是后面有些话大家就不一定记得了,“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里实际上就给了我们一种修养和锻炼的方法,即“定、静、安、虑、得”的方法。
    所谓“定”,按照朱熹《四书集注》的说法,叫做“志有定向”,说的是一种定力,你是否能够抵御外部的各种诱惑?这是“优秀的风险”。因为优秀的人经常机会多、诱惑多。我们要有创新精神、要有开辟精神,但我觉得首先要有一种定力,做教育尤其需要这样一种定力,因为我们都知道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律就是长周期。我甚至建议大家在有这种定力的时候,真正做一点长远的规划,10年、20年的规划,这是定力。我曾经请清华大学的校友会把优秀校友的材料帮我收集一下,整理和分析那些优秀的毕业生、优秀校友,从毕业以后的第一份工作到第一次调整工作的周期、时间有多长?基本上都在十年以上。清华的学生非常优秀,坦率地说,他们面临的诱惑也非常大,但其实优秀教师校长面临的诱惑比他们更大。
    静,即安静。安静则是你抵御自己内心的躁动。朱熹说,所谓静为“谓心不妄动”,心能够静下来。它是一种状态,一种能够把握自己的修身方式和途径,克服和抵御内心的躁动就是静。这个静也有方法的,这个方法就是做减法。老子《道德经》里面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话,叫做“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意思是我们每天读书要增加新的知识、每天工作要增加新的经验,可是对于道德修养来说,对于追求的目标来说,对于内心的欲望来说,需要做一些减法,让自己的欲望少一点、单纯一点、专一一点。做教育家就是要能够安静,要怎么做到“静”?就是安安心心在学校里工作,这就是“静”的修炼方式。过去蒋南翔校长在清华工作的时候,他对学校的干部、老师都提出这种要求。有的时候,静是一种智慧的表现,是非常有价值的。
    安,在“定”和“静”以后就能够“安安心心”地工作。朱熹的“谓所处而安”,就是待在这个地方安安心心做事,能够专心致志把工作做好。所谓安心并不是不变,而是对变化有一种积极的预期,能够在不确定中找到确定的东西,能够在驾驭、把握规律的基础上从容对待社会与教育的发展和变革,以及各种各样的政策。有人会说现在教育改革的政策太多、各种文件太多,其实都是体现了教育规律,其目的都是一个,即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抓住了这个关键与核心,我们的心就能够“安”。
    虑,按照朱熹的说法,就是要“处事精详”,做事要能够思考,要能够提升自己的精神,能够有一种很好的思维和思想的水平。《黄帝内经》里面有对这个“虑”的解释:“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虑和思是不一样的,思是目前对某件事情的想法,而虑是对事物长远发展的思考,是对长远事务的慕、向往和思考。
    得,什么叫“得”呢?当然是一种结果,通过前面的定、静、安和虑,当然会有收获。这个收获并不单纯是物质上的收获。按照郑玄所说的,“得”是“谓得事之宜”,讲的是作为一个教育家,能够言行得体,这是得的含义,得体真的是非常高的境界。一个教育家做人做事最重要就是能够得体,做人的境界和品位最重要的就是得体。“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就是能够按照事情的本末、终始、先后或轻重缓急进行实践,只有在你的工作中把握什么是最重要的,做到善始善终,能够分清轻重缓急,这就是得体。
这也就是教育家的“样子”。
(摘编自教育思想网微信公众号5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