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东茅:教育如何促进每个人长久的幸福?
教育不是让少数人获得短暂的快乐,而应该让每个人都受益,这才是教育的追求。我们经常会讲到许多与幸福相关的话题,所以我想让大家思考几个问题:你觉得自己有多幸福?如何才能使自己未来更幸福?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要反思教育在人生幸福中到底发挥了什么作用。如果说我们的教育没有促进人的幸福,那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们的意义感、价值感何在?所以我提出了两个问题:第一,教育为什么没有明显促进幸福?第二,如何才能促进每个人长久的幸福?这两个问题我觉得堪称“教育界的钱学森之问”,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都应该想办法去解决的问题。
一、“空心病”的泛滥
在我以往的经历中,我发现有很多家长或者很多老师希望孩子能考上清北,也有很多同学希望自己能进入北大清华。我在北大工作了20多年,加上学习的话都快30年了,接触了北大很多的同学,发现北大大多数同学应该说还是比较幸福的,但是也有很多同学真的是很不幸。
北大心理咨询中心的副主任徐凯文老师曾经创造了一个词,叫做“空心病”。他发现北大大概有四成的新生不知道自己将来想追求什么,或者有什么意义,这其实就是价值观的缺失,也就是说所以他们感觉到疲惫、孤独、情绪差、存在感缺失。有很多同学过一段时间以后就悬置了问题,当然也有些同学的空心病延续到了考上研究生或者保研之后。因为他可能开始不知道该干什么,就一心想保研,但保研之后再干什么就不知道了。问题不只是出现在北大清华这样的中国名校,其实世界上其他的名校也有同样的问题。
我这里列了两本书,一本叫做《失去灵魂的卓越》,是哈佛学院前院长哈瑞·刘易斯写的。还有一本书是耶鲁教授安东尼·克龙曼写的《教育的终结》,在书中他反思了大学生为什么不再追问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这也说明这样的问题是全球的普遍现象。
二、传统文化中的幸福之道
(一)孔颜之乐:安贫乐道
作为万世师表的孔子,他幸福吗?我可以从孔子自己的表述中来看。他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大概意思就是说饭吃不饱,睡觉也没地方睡,但是我仍然乐在其中。如果是行不义之道、发不义之财的话,对我来说,如同浮云,我根本就不在乎富贵,因为我更看重的是“义”。
子路有一次问孔子,老师您的志向是什么?孔子说:“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你看这里有一个“安之”,可能包含安享晚年,或者说心安的意思。再有一次,子路问孔子,什么样的人叫君子?孔子说“修己以敬”。就是修养自己,让自己对社会、对天地、对人都生有敬畏之心。孔子说,如果要进一步的话,就要“修己以安人”。再进一步的话,就是“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如果能够做到修己以安百姓,尧舜也不过如此。可见孔子认为一个君子或者一个人的志向就是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所以,“安”在孔子的志向和人生的追求中是非常重要的。
(二)阳明之乐:心安是乐
我在读王阳明的《传习录》的时候,有一段话让我对古人的幸福有一个特别直观的理解。这段话大概是这样的:一个弟子问王阳明说:“乐是心之本体,不知遇大故于哀哭时,此乐还在否?”即在大哭的时候,你的乐还在吗?阳明先生就说:“须是大哭一番方乐,不哭便不乐矣。虽哭,此心安处,即是乐也,本体未尝有动。”意思是老人去世以后,你就一定要哭一场,哭完以后心里就踏实了。这种痛快后的心安、舒服就是古人认为的乐,不哭的话,憋在肚子里会憋出病来,其实是真的不快乐。所以阳明先生说,“虽哭,此心安处,即是乐也。”什么叫乐?王阳明说“此心安处,即是乐也”。古人很少讲“幸福”,我觉得“幸福”是一个现代词,我们更多讲的是“乐”。
(三)真正的幸福是不断向上向善的心安
《大学》一书中有一句话叫“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德,就是要让我们本身本质的光明的德性得以彰显的意思,向上提升自己的品德境界和人生的智慧;亲民,就是向善,就是利益他人,造福社会;止于至善,就是因为慈善是一个无穷无尽的不断去追求的过程。我也得出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真正的幸福应该是不断向上向善的心安。这种幸福观和西方的心理学理论有什么样的对话空间呢?
我们发现,真正的幸福一定是某种需求得到了满足,需求满足以后得到了心安,它和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也是契合的。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认为,人有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上四种需要都是基本需要,再往上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它是一种成长的需要。
积极心理学家考夫曼提出过“帆船模型”理论。他认为生理、安全、情感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是给我们带来一个基本的安全保障。就像一个船在大海上漂荡,让船不被淹没。当有了安全保障之后,我们才会追求爱与理想,探索更广阔的未知的世界,甚至愿意为世界做一些贡献。幸福其实不只是人生的基本需求的保障,也应该是不断向上向善,去造福社会。
三、教育之问:如果不能促进人的幸福,还要教育干什么?
我们现在都讲“高质量教育”,什么叫做高质量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不是高质量教育?因材施教、高水平均衡发展,都是目前对高质量教育的一些解读,它们是不是高质量教育?我觉得我们可以再进一步来回答这个问题。再回到一个更根本的问题上来,也就是我们的初心和使命。十九大报告也说,“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所以我就有一个观点,促进师生幸福的教育,才是真正的高质量教育。如果没有促进师生幸福,就不能够说这是高质量的教育。但现在我们的教育促进了师生幸福吗?我们看到,目前的教育导致了大量的焦虑问题,哪怕高质量的大学也出现了很多“空心病”、精致利己主义者、焦虑症、抑郁症、恐惧症、“985废物”等。
关于教育到底能不能促进人的幸福,在全世界也同样有一些思考。有一位特别著名的心理学家克里斯托弗·彼得森,是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他做过一个关于幸福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年龄、性别、教育、社会阶层、收入等等都和幸福是低相关关系;健康、婚姻、宗教信仰、朋友数量等等与幸福呈中相关关系;呈高相关关系的反倒是感恩、工作和乐观。这里我特别想让大家注意,教育和幸福是低相关关系,也就是接受教育越多,不见得越幸福,上了名校也不见得越幸福。
那我们就得思考,如果我们的教育不能够促进人的幸福,我们还要教育干什么?这是对教育与幸福的关系的一个重要的思考。我进一步想反思,我们的教育出了系统性问题,背后一定是有理论的问题。我们要对这些理论进行反思。我找了两到三个理论,其实还有更多。
第一个理论是,教育确实能够通过增加投资,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个人的收入,但是我们刚才也看到了,教育不见得必然提高人的幸福感,对于个人如此,对于国家也如此,发达国家、发达地区不见得就更幸福,实际的案例比比皆是。
第二个理论是社会分层理论,这是教育社会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它认为,根据财富、名声、地位和权力,可以把人分为多个等级,包括社会上层、社会中层、社会下层等。由此很多人认为教育就是一个社会分层的战场,每个人都在不遗余力地努力,想成为社会上层,成为人上人,但是刚才实证研究也告诉我们,社会地位的高低与幸福也是低相关关系。难道教育就只能带来少数人短暂的快乐吗?
我进一步提出了两个对教育之问:第一,教育为什么没有明显促进人的幸福?第二,如何促进每个人长久的幸福?注意,是每个人长久的幸福,而不是少数人短暂的快乐。
四、幸福教育:修身为本、幸福学校、幸福家庭
在这个基础上,基于我们对幸福的理解,我们在开展幸福教育,其实教育就是幸福的,从孔子到孟子都认为教育是幸福的。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我们认为孟子所说的“三乐”就是家庭幸福、心安无愧和作为教育事业的乐育英才。
根据《大学》的思想,我们提出了一个幸福教育的模式,叫做一体两翼的幸福教育,一体就是修身为本,两翼就是幸福家庭、幸福学校。《大学》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之后就要“齐家治国平天下”,齐家也是安家,治国平天下也是安天下。在这个过程中间我们做了不少探索。我觉得幸福这个话题是每个人都很重视的。这是我们的初心幸福教育之家,2019年7月在贵州成立。我们得出了三点共识,不忘初心,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幸福是不断向上向善的心安;修身为本,幸福家庭、幸福学校。我们也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果是一个初入门的学校,我们建议的是四项行动,立志为先是前提,读书明理是基础,介绍大家文化是环境介绍,幸福日志是日常的修炼,我们就是围绕着不断向上向善来开展活动,希望在各个方面努力达到一种向上向善的心安。
(摘编自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微信公众号8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