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三大举措破解发展之困

编辑日期:2021-06-30 作者: 阅读:1
【字体:

    一、紧盯出口”——人才提质化解招生之难

    (一)以德为先,是桃源职中改变学生的第一步

    2014年,学校引进“德育银行”动态德育评价管理系统,对班级和学生个人的校园生活进行量化评价。当学生的分数低于80分时,就会被要求参加集中校正教育修补被扣掉的分数,以此引导学生强化正面行为,而每学期分数高的学生,会被评为“德育标兵”并予以表彰。

    (二)课堂改革,是桃源职中改变学生的第二步

    桃源职中针对学生特点,积极倡导“快乐课堂”模式,降低教学难度,增强趣味性、实效性。

    调整专业课教学内容。学校以现代农艺、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数控技术应用、旅游服务与管理4个国家级示范重点建设专业为代表,重构原有的学科课程体系,让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更强。

    创新技能理论学习方法。创设“目标任务教学法”,教师将每个专业需要掌握的知识点细分成一个个目标任务,让学生自主探索、主动学习,从而更好地掌握技能理论知识。

    桃源职中注重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实施最新的8S管理模式,相比于之前的6S(整理、整顿、清洁、规范、素养、安全)管理模式,新增“节约”和“学习”两项内容。对于实训车间的管理,学校严格对标企业最新的管理制度,每台实训设备旁都有一位老师或者技能熟练的同学监督指导。

    二、紧抓师资——苦练内功锻造王牌之师

    桃源职中由一所普通高中并入4所职校改制而来,师资班底较弱,如何打造成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过硬的“王牌之师”,是学校必须破解的难题。

    在保证参加各级教育部门组织的培训外,学校坚持“工学结合”,定期安排教师下到企业跟班培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此外,动用各种资源给教师充电赋能。实施“青年教师培养计划”,采取“老带新、高带低”的导师制帮助教师发展;依据“一年入门,三年成型,五年成才”的培养理念,指导青年教师科学制订并认真执行教师发展规划。

    师资队伍建设是职业学校内涵发展的动力源泉,重视师资队伍培养不仅让桃源职中的青年教师步入成长“快车道”,也让整个师资队伍成为名副其实的“王牌军”。

    三、紧贴地方——以专业升级服务产业之需

    (一)依托产业

    桃源县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桃源职中第一个着手改革的就是涉农专业。水稻产业、茶叶产业、烟叶产业是桃源县三大农业支柱。为适应产业需要,学校开设了面向三大产业的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同时新增园林技术、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果蔬花卉生产技术3个专业,组成现代农业专业群,变单一的技术人才培养模式为综合发展,并实施“基地+学校”的双主体育人模式。

    (二)引进企业

    随着桃源县产业强县战略和工业园区招商引资的利好政策,一大批电子信息科技企业入驻桃源。学校抓住机遇,主动对接企业,依托企业资源,学校电子信息专业群建起一座拥有16个实训室、5个专业机房,实训设备总额超600万元的现代化实训中心。同时,该校还与三特机械、迪文科技、兴为通电子等8家大中型企业合作开办了16个“冠名班”,为企业定向输送人才。

    (三)盘活资源

    为改变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反正出去都是上生产线”的状况,学校引入独具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桃源刺绣”。至2019年底,学校与桃源刺绣项目合作方湖南翦伯赞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共同开发传统摆件、围巾、团扇等系列产品。

    十年来,桃源职中专业建设大大加强,已经形成“四足鼎立,各具特色”的专业发展格局。以“人才提质”化解“招生之难”,以“苦练内功”锻造“王牌之师”,以“专业升级”服务“产业之需”,桃源职中通过这些“突围”路径,成为湖南中等职业学校的标杆。

(摘编《湖南教育》2021年第5期  作者:谭尔豪 龚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