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大学:做实专业建设 培养“应用型+”人才
30个专业获批为“双万计划”建设点,7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三峡大学本科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有何经验可循?
一、彰显学校特色,培育本科人才
学校坚持“双服务”面向,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双服务”即服务水利电力行业、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即以“应用型”培养模式为基础和主体,根据专业定位及学生需求,有针对性地与其他培养模式衔接融合,形成多样化组合,具体包括“应用型+复合型”“应用型+卓越型”“应用型+国际化”“应用型+定制化”等。
二、以“应用型+”为基,打造优质专业
(一)紧跟需求,优化专业布局
专业建设是培养目标落实以及优质人才持续输出的关键。为提升专业结构布局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学除”为核心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对于不适应社会需求、发展缺乏后劲的专业校形成招生计划、人才培养和就业的联动机制,持续完善“关停并转”和“加减乘,学校先减招、再停招,逐渐实现关闭、合并或转化;对行业和区域需求迫切的新兴专业做加法;对社会有需求但专业人才存量过大、就业不景气的专业做减法;对具有一定优势和特色的专业做乘法,发挥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的“倍乘”效应;对服务对象相似、专业基础相近、基础平台相仿的具有高度关联的专业做除法,做大“分母”,建立专业群,发挥人才培养的集成优势和特色。
(二)打造“双万”认证,提升专业质量
在运作机制上,学校加强“放管服”改革,形成以学院为重心的专业建设和专业认证机制。学校层面重在保障和服务,包括完善建设激励机制,加大经费支持和政策指导力度等。同时,逐步实现工科专业全面参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以带动师范类、文科类等专业认证。在此期间,学校充分利用第三方机构的评价数据,为推进专业建设、参与专业认证等提供数据支撑。
(三)注重专业建设,申报一流专业
对于一流专业建设的申报,学校提出四方面要求:首先,加强国家政策学习,吃透国家一流专业建设标准。其次,对接市场脉搏,从“四新”建设的高度深化专业改革和建设。再次,把握专业建设内涵,充分挖掘本专业的特色优势,形成科学的顶层设计和具体的建设思路。最后是观念的转变,将申报、建设有机结合,不能重申报轻建设,要完善申报和建设工作机制,将申报与建设无缝对接。
三、“培养”“引进”“评价”相结合,强化师资力量
(一)构建人才培养机制
学校实施助课制和导师制,青年教师在入校两年内只承担助课任务,学校给予专项津贴确保其待遇不降低,并为其配备导师,获得主讲教师资格后,方安排其独立授课任务。
(二)完善人才引进政策
学校积极举办青年学者论坛,探索“平台式”引才模式。采用全球范围在线招聘、青年学者论坛等方式招揽海内外优秀人才,与中科院化学所、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团队组建了跨单位、跨学科的能源和环境材料化学学科“联合舰队”。
(三)健全人才评价体系
一方面,健全教师分类考核评价体系。学校逐步完善岗位聘用与考核体系相结合,将年度考核与聘期考核相结合,考核结果直接运用于岗位等级聘用,同时制定各岗位等级上岗条件,开展等级聘用。
另一方面,探索“代表性成果”评价体系。学校从职称评审改革入手,改革人才评价方式,一是采取特殊评审政策,突出“代表性成果”,注重评价研究成果质量、原创价值和实际贡献;二是采用以成果为导向,直接认定高级职称的方式;三是采取分类评审原则,分别设立理医、工科、人文、马克思主义(思政)评审委员会,确保教师评价更加精确合理。
(摘编自麦可思研究微信公众号6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