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的智性遮蔽走向学的智性自觉

编辑日期:2022-03-31 作者: 阅读:1
【字体:

    现阶段,教育发展呈现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特点,科技发展逐步将个体的手、脚甚至脑,从机械的活动中解放出来,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越来越多地体现在个体的智性能力和思想与精神的丰富上,教育也必将回归到人最具价值意义的基点上,使学生趋向“学而不厌”“好知、乐知”的智性追求。

    一、智性的内涵及其教育意蕴

    (一)“智性”的内涵

    “智性”一词在东西方文化中都可溯源,其词根源自希腊语,原意为“我思”“我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智性可溯源至儒家文化,包含外识和内识两个方面,外识是对与道德相关的外部对象的认识,内识是对于内觉的再认识。不论在西方世界还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智性”都蕴含一种自我认知、自我思考和自我反思的能力,既是个体内在产生的一种对外在世界的知觉,也是一种个人的理性直觉。

    (二)智性教育的意蕴:理性与智慧的在场

    1.唤醒的教育:自我发展的意识

    对于学生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唤醒他们自我发展的意识。智性教育是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智性能力来探究学习内容、认识周遭的世界,蕴含一种帮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思与行的智慧。教师通过一种有意识的引导,唤醒学生的直觉,打开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自主运用、发展自己的智力,使其能够自由地思与行。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广泛地、充分地运用并发展其各方面的能力,避免压迫学生智性的活动,通过学生自己的经验去认识世界。

    2.活跃的智慧:运用知识的艺术

    教育不是简单地传授各种科目知识,而是激发智慧,滋养学习者的精神与心灵,使其发展为一个完善的个体。对学生而言,智性不是从无到有,而是本来就有,教育为学生的智性注入生命力,使之得到运用和发展,教师则需要运用教育的善去引导学生发现并学会运用自我的智性。

    二、被遗忘或边缘化的智性

    (一)“教”的智性遮蔽

    现实中的教育在两个层次上抑制学生运用自己的智性能力,钝化学生的思维。第一层次是通过机械灌输向学生传递知识,忽视学生作为主体人的存在,将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既压迫学生的智力思维,也在某种层面上剥夺了教师的智性能力。第二层次是教师为了创新教学模式或让学生理解书本知识而想方设法研究自以为合适的讲解方式,而这种专注于完善讲解方式的教学活动面向的是教师自身技艺的完善而不是学生本身,它可能会让学生在理解知识前先要理解教师的讲解方式,容易增加学生的无知感与理解难度。这两种形式下的教学让学生处于被动倾听的状态,让学生误以为没有教师的引导他们就不能运用自己的智性能力,这就意味着受教育者的自我智性被他者遮蔽或被自我遗忘。

    (二)教育内容因学科和点面的割裂而阻碍智性的生成

    目前,高等教育中存在两种“割裂”:一是教育实践与其他实践的割裂,即学校与政府、社区、科研机构等之间各行其是;二是教育实践内部的割裂,即不同学校、不同学段、不同学科之间的割据与分离。人类社会和人自身都是一个整体,完整的世界体验是个人心智与身体获得整全发展的要求,这种领域分离和割据的现象可能将人的智性分化为断裂的片段,导致学生的智性不能运用于实际,难以在现实生活中实现迁移。

    (三)教育过程中忽略学生的思考和体验

    如今学校的教学活动仅仅是按照既定的教学大纲规划设置、完美地完成预设任务,学校的教育实践也往往惯用程序性的操作方式完成课堂教学,教学过程单纯追求既定的教学要求和指标达成,忽略学生的内心体验和智性成长,不信任学生自我理智的力量,使学生在教育中看不到自我存在的价值。这种情境下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是一种工具性的交往活动。

    (四)学生在师生交往中被作为群体对待

    雅斯贝斯曾发出这样的警示:“个人在今天正在被大众的人所消灭。”学生在学校往往是作为一个群体被对待,他的行为和特征被赋予大众期望的标签或无差别的形象。当学生进入学校并融入“学生”这个被赋予的角色时,他就需要自觉地遵循被赋予的角色定位,其本身的兴趣爱好和与生俱来的特质就会在被灌输的过程中一点点消磨掉。但是,真正的“人”应该保持自身的个体差别和本质特征,保持自身的相对独立性,因为要想体现自我的存在,个体只有打开自身的智性,才能成为独特的自己。

    三、心灵转向:走向学的智性自觉

    (一)做智性教师:以思唤思

    智性本身是洞察客观现实和认识主观自我的一种思维能力,这种能力不能通过讲解或机械训练而增长,只能通过激活每个人心中的智性种子,通过富有启发与引导的教学方式去焕发学生的思维活力来养成。这就要求教师本身必须有活跃的思想、丰富的情感,以其丰满的人性和热烈的情感与学习者交往,激发学生的自我意识,引发学生的领悟力、感受力与行动力。

    (二)通向智性的教育内容:文化陶冶与专业教育和谐共生

    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既有深厚的文化修养又掌握专业知识的人才,但现阶段高校过于倾向专业化的发展降低了文化的陶冶,影响个体智性的整全发展。智性教育是滋养个人智识的源泉,是一种集人文与科学于一体的通识教育,它排斥对教育科目的割裂,追求通过一种综合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陶冶学生的心灵,在思想的训练和智慧的启迪中,促成个体全面和谐的发展。当然,一味注重广博的追求也会使个体走向另一个极端,即“知道很多有关知识的信息却缺乏有趣的灵魂(a merely well-informed man is the most useless born on God’s earth)”。

    (三)智性的历程:体验发现的乐趣

    教育的关键在于发展每个健康学生天赋的好奇心,而不是导向一个可测量的结果。智性教育关注学生过往的经验,引导学生认识各种事件、行动、事实和事物之间的种种联系,让教育内容和形式与学生的既有经验和能力相契合,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教师应营造开放的、充满生机与活力、具有多种可能性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以敞开的姿态接纳不确定的新发现,提升学生的理性思维和自主探索的能力,让他们敢于在没有教师指导的情境下自信地运用自我的智性思维。

    (四)关注个体:彰显学生的独特智性

    美国学者詹宁斯(R.Jennings)认为,自然界倾尽其力使我们的学生秉性各异,自然界不遗余力地把无限的可能性蕴藏于每个学生的身上,没有人能够确定或预言这些可能性,但现实中我们对学生的教育,却往往要根除这种多样性。然而,按照人的发展规律和教育的根本诉求,教育者要关注学生的独特性,把学生的智识与有待认识的事物联系起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其中感到自身智性的有用性和发展的可能性。教育者要善于创设引起思维品质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始终把个体差异性作为个性发展的关键点和教育的核心。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主动探究、自由畅想应该成为个人智性生长的基本途径。

(摘编自《黑龙江高教研究》2021年第11期  作者:拓丹丹 严孟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