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基础理论视角下现代产业学院运行的知识逻辑及治理路径

编辑日期:2023-06-09 作者: 阅读:1
【字体:

    现代产业学院是高校和企业(行业)相互选择后强强联合的产物,是高校和企业各自寻求外部优势知识资源、突破自身能力和资源局限,实现创新发展和协同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知识作为核心资源:知识基础理论述要

    知识基础理论20世纪90年代创立,格兰特(Robert M. Grant)将企业定义为整合知识的组织,被视为知识基础理论形成的标志。科夫(Russell W. Coff)从管理学和经济学角度考察了基于知识的优势,强调知识作为理解企业表现差异的决定性因素。之后,越来越多学者深化了知识基础理论的研究和应用。知识基础理论要义归纳为四点。

    第一,企业是高度依赖知识的组织。知识是企业的生存基础,被组织创造、储存和使用的知识,是“企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第二,企业的知识具有异质性。企业是异质性知识承载组织,且知识具有复杂性、内嵌性等特性,这些特性交叉影响导致企业间知识的异质性,并“引发组织内外部知识交易成本高、知识交易不确定性等问题”。第三,个体是企业知识的最初来源。不同个体拥有知识的共享、协调和整合成为企业知识治理重要任务。第四,知识存量和增量相互作用形成的知识结构决定了企业资源优化配置及其效能发挥的程度。

    二主体知识交往:现代产业学院运行的知识逻辑

    知识基础理论对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最大启示,在于将知识作为最重要、最核心资源嵌入其运行过程,以产生于高校学科专业带头人、学术与教学骨干以及企业高管、技术研发人员等个体的异质性知识的共享、整合、创造和转化,来定义现代产业学院的内在逻辑,即现代产业学院运行的知识逻辑。

    (一)知识密集型组织:现代产业学院的类型定位

    作为知识密集型行业企业、高校和相关政府部门互动构成的育人共同体、创新联合体和价值共生体,现代产业学院属于典型的知识密集型组织。高校、行业企业及相关政府部门不断开放各自知识边界,使知识在组织内自由流动,从而增强自身知识吸收能力、动态能力和创新能力。

    从战略目标视角看,现代产业学院瞄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产业和智慧交通、直播电商等产业前沿,旨在为区域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资源;同时为扎实推进新工科建设再深化和再突破,协调推进新工科与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融合发展,促进学科、专业和产业一体化发展。从人员构成视角看,均属知识型、技术型高层次人才。从成果产出视角看,形式多样,包括专利、论文、课程、教材、著作、产品、实训基地、项目及奖励等,具有更新迭代快、知识含量高和市场附加值高等显著特点。

    (二)知识源战略:现代产业学院发展的根本动力

    高校通过系统的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来提升其作为知识源的深度和广度,行业企业通过技术研发及市场转化来提升其作为知识源的深度和广度。在某个特定领域,当高校科学研究与行业企业技术研发同向而行时,就构成同源知识体。

    作为知识源战略,现代产业学院在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校企深度合作方面具有如下优势:首先,能实现同源知识的互补,可有效降低高校和行业企业间信息的错配概率,提高合作双方的互惠速度。其次,互补的知识可拓展高校和企业的知识边界,进一步增加高校和行业企业的知识积累,提高知识吸收和消化能力。最后,高校和行业企业面对不同类型问题时,可使用相同的概念和研究工具,在“产业—职业—专业—学科”前沿领域形成特色知识库,一方面丰富高校和行业企业的知识存量,另一方面在从外部搜寻到的知识资源基础上进行知识生产,获得知识增量,为新工科、新文科、新农科或新医科发展提供新的知识基础。

    (三)知识交往:现代产业学院各主体的本质联系

    高校和行业企业间交往基于知识互补(知识交往),是现代产业学院运行的内在逻辑。知识交往是在具体任务情境中的交往实践,发生于双师课堂教学、联合科技研发等具体任务情境,知识共享、知识整合、知识创造和知识转化四个具体环节。

    知识共享是将个体学习和知识存量放大到团队层面,继而转化为团队学习和知识增量的过程,包括知识拥有者知识外化、知识获得者知识内化相互关联的过程。

    知识整合指现代产业学院各团队根据要完成的任务对各成员所贡献的知识进行整理和融合。一方面排除与任务情境无关的知识,完成知识的二次筛选;另一方面,将与任务情境高度相关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条理化和系统化,建立解决任务的知识体系。

    知识创造指完成现代产业学院各项任务过程中形成的新思想和新方案,尤指尝试新方法系统解决新问题所产生的新知识。通过高校、行业企业和环境的深度交互,实现知识的协同进化。

    知识转化即将知识作用于环境,通过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影响育人环境以及通过新的产品或服务影响市场环境。

    三、多中心协同共治:现代产业学院知识治理路径选择

    知识治理指组成现代产业学院的高校、行业企业等多元主体开放各自的知识边界,围绕知识共享、整合、创造与转化进行的协同治理实践,促进现代产业学院“产业—职业—学科—专业”有机联动。现代产业学院的知识治理应综合多种正式和非正式治理手段,通过形塑多中心网络结构和多元主体基于契约、信任和制度的共同治理,不断提升知识治理的组织粘性、协同效应和保障能力。

    (一)强联结网络结构:增强现代产业学院知识治理的组织粘性

    高度联结的网络结构是多中心的,具有三层优势:一是没有严格的科层式分级管理,高透明度运行激发个体参与积极性;二是不存在绝对行政命令,组织适应能力自主、敏捷和灵活,容易产生基于知识互补和整合的知识创新;三是多中心化有利于增强个体间的社会关系,核心的知 识资源掌握在不同个体和团队中,他们为面向知识创造与转化的集体行动而制定协作规则,实现自我治理,增强彼此间的信任。

    高度联结的网络结构只有知识异质性前提下才能真正出现。可从两个方面增强网络异质性,一是组建现代产业学院之初,充分考虑组织内成员专业学科背景、专业特长、学习和职业经历间的差异性,多元化成员构成有利于增强知识网络异质性;二是现代产业学院内成员应花更多时间和精力自我增值,一方面学习更多专业、行业和职业前沿知识,另一方面增加跨越边界的深度交流和互动,从而增强现代产业学院的知识吸收能力,产出更高的绩效。

    (二)基于契约的信任:提升现代产业学院知识治理的协同效应

    现代产业学院应建立“契约”和“非契约”混合实施策略,“非契约”主要是信任。协同共治强调主体间以契约和信任为基础的协商合作。契约是正式治理机制,信任是非正式治理机制,适度水平的契约控制和高水平的信任关系相结合,才能促成现代产业学院成员间的知识合作意愿,提升现代产业学院知识治理的协同效应。

    高校与行业企业签订的协议、合同等契约是现代产业学院组建和运行的基本构件。契约有利于防范知识专用性、行动不确定性和交易频率等带来的机会主义风险,为现代产业学院运行提供可追溯、可衡量、可约束制度保障。但人才培养、科技研发等关键环节中,现代产业学院主体间知识流动多集中于隐性知识。

    作为非正式机制,信任可解决跨组织成员间的隔阂问题、促进知识流通、增加现代产业学院中高校和行业企业内部及组织成员的合作。现代产业学院应通过开展文化浸润、人际交流和情感互动为主题的活动,建立组织内和跨组织间成员的信任机制,通过建立爱与关怀为底色的信任机制,诱发组织成员分享内隐知识的愿望,促成人员间彼此的知识交换行为。

    (三)协同化保障机制:构建现代产业学院知识治理的支持体系

    为实现现代产业学院内知识的有序流动和融合创新,应从知识产权保护、组织学习交流和创新激励支持等方面建设高效协同的保障制度或机制。

    首先,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一是对校企双方人员共同获得的知识成果及时进行产权保护,如公开发表、申请专利权等;二是对不宜公开发表或暂时未达到发表条件的知识成果进行保密,禁止将知识成果转移。

    其次,建立组织学习交流机制。对内部成员拥有的显性知识和其他外部显性知识而言,可建立文字、图表、公式、数据等形式记录的知识平台,进行开放共享;对成员所具有的特殊经验、技巧、信念和精神等隐性知识而言,要通过研讨交流、示范观摩、双师同授等对话式学习机制,在具体任务情境内促进知识的组织内传播;对介于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之间的经验、思想和观念,应转化为范式和制度在组织内推广。

    最后,健全创新激励支持机制。首先是共识激励。现代产业学院应描绘知识共享、整合、创造和转化为逻辑线索的知识蓝图,凝聚共同育人、联合创新和利益共赢的价值与信念共识。其次是制度激励。现代产业学院应将制度建设摆在优先位置,建立包括产业学院章程、发展规划等和个人荣誉制度等制度体系。最后是竞争激励。通过在知识创造与转化领域设立竞争性项目、荣誉和奖励,给个体和团队适当紧迫感和危机感,激发其斗志和热情。

(摘编自《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年第3期  作者:邓小华 付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