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发展走势与前景

编辑日期:2023-11-30 作者: 阅读:1
【字体:

    民办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因办学历史不长,筹资渠道有限,民办高校的办学实力、水平和质量还没有达到能够标示国家高等教育质量的高度。本文从民办高校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形势、任务和战略展开讨论,以期对民办高校发展有所助益。

    一、民办高校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形势

    总体上看,我国民办高校发展还没有达到饱和状态,其自身成长空间还很大,高质量发展值得期待。

    (一)高等教育发展的存量与增量变化走势

    民办高校发展形势要看整个高等教育存量和增量的变化走势,从存量变化可以认清民办高校发展的基本路径;从增量变化可以认清民办高校发展的空间、增长点。

    从存量看,2022年,我国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学总人数约4655万人,同期美国是2003.1万在学人口,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超出美国132.39%。但我们也需清醒地认识到,尽管我们是高等教育大国,但还不是高等教育强国。据统计,美、英、德、法等国劳动年龄人口中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占比都超过70%,而我国2021年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只有24.9%,这说明我国高等教育近些年虽然发展很快,但存量和历史积累不足,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的高层次专业化劳动力占比较低,对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支撑比较薄弱。从这个意义上讲,超大规模高等教育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支撑作用,可能需要10年以上持续不断累积发展才能充分释放出来。到那时,基于超大规模高等教育发展起来的中国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现代化强国。从这个意义上讲,保持现行高等教育发展态势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刚性需要,与公办高校一样,民办高校的发展前景也是值得期待的。

    从增量,2022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9.6%。就规模而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已经达到一个较高水平。但与此同时,我国新出生人口数量下降幅度较大,2022年全国新出生人口为956万人,首次跌破1000万人。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每年全国高考平均录取率达到85%以上,有的省市甚至超过90%。那么,高校招生高录取率与低出生率会不会使高等教育的发展面临生源不足的问题?如果简单地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高考录取率和新出生人口数看,高等教育发展确实存在生源不足问题,表明增量问题值得关注。但深入分析可知,所谓的生源问题是一个错综复杂的问题,至少未来10年,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不会出现生源问题,甚至到本世纪中叶,也不会有明显问题。如果要考察生源,看高等教育净入学率更准确。根据相关数据推测,我国高等教育净入学率在50%左右,即在适龄人口中得到和没有得到高等教育机会的人数差不多各占一半。如果适龄人口还有约一半的人没有上大学,高等教育发展应该不存在生源问题。统计数据表明,我国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已经达到91.6%,这说明我国绝大多数青年都接受了高中阶段教育。这里就出现一个疑问,那就是为什么会出现高考录取率那么高的情况呢?进一步分析发现,实行中考普职分流后,约一半学生进入了职业教育轨道,且这部分学生高中毕业时只有很少人获得高考机会。这说明高考录取率居高不下,不是高等教育适龄人口不足,而是职普分流制度限制了另一部分学生上大学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如此看来,只要职普分流制度有所松动,就能为高等教育释放数以百万计的生源。那么,新出生人口数减少会不会影响高等教育生源呢?答案是肯定的。但在短时间内这一影响不会显现,它具有滞后性。根据人口统计数据推测,我国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增长的最高值将在2033年出现,2033年是人口增长曲线的拐点。这就是说,我国高等教育适龄人口的刚性需求至少还有10年左右的增长期。

    我国高等教育长期是小规模、精英化办学,尽管新世纪以来保持了快速增长态势,但毛入学率突破50%,也只是2019年以来的事情。所以,在我国劳动力中,绝大多数人没有接受高等教育。由此可见,我国超大规模人口可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概而言之,不论从哪个角度讲,我国高等教育至少还有10年规模增长的黄金期,也可称之为“战略机遇窗口期”。对于成长中的民办高校而言,抓住十分宝贵的战略机遇窗口期,高质量发展是明智之举。

    (二)民办高校高质量发展的政策走势

    近年来,民办高教界很多人对民办高校的发展方向感到彷徨迷茫,他们不知道未来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会是什么态势,我们将它称作“暖冬”现象。这种现象从2010年左右开始一直持续到现在,10余年来,民办高等教育经历了一个漫漫冬季,但它并不寒冷。在国家允许民办高校开办普通专科(高职)和本科教育之时,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寒冬就过去了。10余年来,民办高等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据统计,2010年,全国有民办高校676所(含独立学院323所),民办高校在校生为476.68万人;到2022年,全国民办高校增加到764所,民办普通、职业本专科在校生达到924.89万人,分别比2010年增加13.02%和94.03%。但由于国家对民办高等教育的政策由以往单纯的鼓励支持转向规范管理,使得部分人的认知产生了偏差。不可否认,2010年以来,国家对民办高校规范管理的倾向更明显,但应当明确的是,规范管理与鼓励支持并非对立。在民办高等教育已经发展到在校生近千万人规模的背景下,政府调整相关政策,更强化规范要求具有合理性。

    民办高校发展的“暖冬”现象主要是由分类管理政策所引发的。分类管理政策于2010年正式提出,2016年新修订的《民办教育促进法》更将其上升到国家法律层面。这项政策法律规定提出后,影响波及每一所民办高校,乃至所有民办教育。尽管如此,高质量发展民办高校是民办高教界共同的心声,分类管理政策的最终走向,不能也不会以牺牲民办高等教育事业为代价,相反,会找到促进民办高等教育健康持续发展之良策。

    二、民办高校高质量发展的主要任务

    高校是一种社会组织,也是一种类生命体,有其自身生命周期。一般来讲,一所高校从创办到成熟,大致要经历三个阶段,即创业期、中兴期和成熟期。在创业期,高校要大兴土木,建设基本办学条件,把教学楼、办公楼、实验室、运动场馆、生活设施等建设好,满足基本办学需要;开办学科专业,把能够满足学校发展目标要求的学科专业开办起来,形成基本合理的结构体系;招聘师资,建立数量足够、结构合理、胜任教学科研要求的师资队伍;不断扩大招生人数,形成与发展目标相匹配的办学规模和生源质量;建立规章制度,不断规范办学,建构运行有效的办学体系。总体来讲,创业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建基立业、建章立制。

    创业期的任务基本完成后,学校进入正常运转阶段,办学有了保障,就进入中兴期。在中兴期,高校重点投入内涵建设,在各学科专业发展上,注重培育教学、科研的硬实力和软实力,尤其重视各学科专业方向和领域的人才培养;重视科学研究的机制、团队、平台和经验开发;重视教育教学体系建设,不断升级人才培养标准,明确培养要求,建成高水平高质量人才培养模式;在规章制度、体制机制建设上,加快改革完善工作,优化治理结构,提高治理能力,建设效率更高、效益更好、专注质量的治理体系;在人才队伍建设上,不断提高干部教师素质和能力,建设与发展定位相匹配的师资队伍和干部队伍;在学校文化建设上,注重建设高品位文化,建设优良校风、教风和学风,由此培植自身发展优势,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

    中兴期的任务基本完成后,高校各方面发展也基本到位,此后进入成熟发展期。在成熟期,高校新的建设和发展项目大幅度减少,改革进程也进入稳步推进阶段,一般依靠常规办学和适应性调整就能推动学校各方面高水平运作。

    从生命周期看,很多民办高校已处于创业期与中兴期的交汇点上。从这个节点出发,民办高校的发展任务与前一个阶段有很大不同,主要表现在升级品质、增强实力。一般而言,处于从创业期向中兴期过渡的高校,主要有五项发展任务

    第一,升级办学条件。民办高校的校园都是新建的,办学设施条件使用时间不长,硬件基本能满足开课需要。但在信息化、智能化快速发展并愈益深刻地影响高等教育的背景下,教育教学设施条件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应当跟上时代的步伐,满足高质量办学需要。民办高校举办者和办学者应当转变因陋就简办学的旧观念,在办学条件建设上树立从基本满足办学需要转变为提供优越办学条件的观念,既要考虑“有没有”,更要考虑“好不好”,加大办学条件投入,尤其要重视数字化教学设施建设,以先进优越的办学条件奠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第二,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民办高校在创业期出于招生需要,主要以热门、吸引生源为导向开办专业。但高等教育市场有起有伏,一段时期热门的专业,过一段时间可能就成为冷门专业,这不符合高校办学需要保持连续性的办学规律。据统计,全国民办高校平均办学规模达1.21万人,其中350所是学制为三年的高职(专科)民办高校,由此推算,民办本科高校的平均办学规模会更大。为了适应大规模办学要求,多数民办高校都基本建立了学科专业体系。但民办高校最初对学科没有概念,办专业主要考虑的是课程体系以及与之相匹配的专业师资队伍和教学设施条件。因此,未来新学科的增设和新专业的开办虽然还有一定空间,但各民办高校学科专业基本格局初步定型。所以,各民办高校必须对学科专业结构进行优化,注重内涵建设,增强学科专业结构的合理性、互补性、融合性,建立学科专业之间相互支撑、协同办学机制。

    第三,完善治理机制。体制机制灵活被认为是民办高校办学的最大优势。很多民办高校利用体制机制灵活的优势,在创业期为学校争取了很多发展机会,在解决办学中“有没有”的问题上,体制机制灵活的优势确实发挥了明显作用。但在民办高校内部,体制机制的红利并没有用足、用好。在办学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如走程序、层层请示汇报、事事研究讨论等积弊,程序形式都兼顾到了,但办学最佳机遇期往往也错过了,影响了预期的办学成效。民办高校体制机制灵活的优势应该体现在利用发展机遇,增强办学实力,提高办学效率,提升发展质量上,在正确的时间办正确的事情,营造宽松愉快的办学氛围。

    第四,增值人力资本。高校办学水平高低主要取决于教师队伍和干部队伍的素质和能力。民办高校的两支队伍建设都有特殊性,在创业期,因为校园建设投资需求大,很多民办高校在教师和干部的聘用上,大量聘用公办高校已退休或即将退休教师、干部和刚刚毕业的硕士或本科毕业生,导致两支队伍出现老的老、小的小现象。近年来,不少民办高校加强自有人才队伍建设,两支队伍的状况已有明显改善,但经验不足、能力不能适应高质量发展需要等问题仍普遍存在。民办高校教师普遍需要提高学历层次,提升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丰富实践经验;干部需要提高履职能力,尤其是办学治校能力。因此,增强教师和干部的人力资本价值,是民办高校走出创业期的关键之所在。

    第五,创新校园文化。民办高校办学历史较短,文化积淀薄弱。不少民办高校概念化建设校园文化,往往注重校园文化的形式,而忽视了其实质要求。实际上,对于一所以建设高水平大学为目标的高校而言,在校园内建设一种创业进取的文化,营造积极向上、同心协力的校园氛围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只有充分发挥优良校园文化的感染和激励作用,民办高校才能逐步走向文化治校,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三、民办高校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

    纵观国际国内成功高校,大致有两条路径:即常规路径和战略路径,也可称作常规办学和战略办学。常规办学就是按照现行的各种计划和工作节奏办学,学校发展表现为小步走、日积月累,积累到一定程度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升华。战略办学注重抓学校办学和发展中的关键问题,采取目标导向方式,通过推行强有力的重大行动或工程,集中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保证重点投资,务求在较短时间内实现跨越式发展。

    20世纪中期以来,国际上一批新兴高校采取非常规办学和发展方式,在短时间内跨越了很多历史悠久的大学,成为著名大学且长期保持很高的办学质量和社会声誉;一大批有较长办学历史的高校也为了突破自我,在保持常规办学平稳推进的同时,实施重大战略工程,取得了转型发展的成功。这些高校在尊重常规办学、常规发展的同时,采用战略办学,实现了战略发展。“常规办学+战略办学”是高校创新发展思路,升级办学品位,提高办学水平和质量的必由之路

    实施战略办学,首先应明确战略。高校发展战略具有空间上的全局性和时间上的长远性,战略办学三大核心要素,包括战略愿景、战略目标和战略行动。战略愿景是高校长远发展的图景,是高校得到高质量充分发展以后的模样,是高校成熟发展的状态。高校办学有其自身的规律,办学应遵循发展规律,按照它应有的发展节律建设。民办高校办成什么样的学校,不是拍脑袋就能决定的,要按照高校的发展规律办事,走高质量发展路径。有的民办高校喊出了建设百年名校的口号,这就更要有具体谋划,把百年名校的特征和核心价值使命提炼出来,以明确具体的愿景为指针,规划改革建设发展任务,为学校持续健康发展校准方向。

    战略目标是长远的发展构想。由于民办高校发展往往先天不足,所以它们实现战略愿景、进入成熟期所需要的时间可能更长。不论需要多长时间,民办高校应当对所需时长加以分段,进阶性地提出发展目标和任务。具体阶段划分可以根据学校发展基础和资源匹配情况来定,还可以根据举办人和全校师生员工的期待来确定。民办高校办学具有体制机制的自主性,设计发展目标链,将战略目标进行到底,对民办高校而言,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也完全应该做到。

    战略行动是高校在明确战略愿景和战略目标之后,立足当下,在保证常规办学且不断发展进步的同时,针对最近发展区面临的形势任务和突出问题,选择应为、可为的重点工作,集中可以机动支配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进行重点投入,加强重点建设,大力推进改革,以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办学行为。

    战略愿景、战略目标和战略行动的统一,构成了具有实际意义的战略办学。在过往的办学中,不少民办高校在其规划和各种文件中提出了很多战略,但它们对学校发展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它们都只是存在于文件中或口头上,没有能够落地的战略行动。很多民办高校经费收入有限,实施战略行动,可以在维持办学运行和加强民生工作的同时,将有限的、可灵活支配经费和资源,聚焦一两项重大行动,解决办学中存在的关键问题。战略行动所追求的是学校战略发展,它不以眼前的成效为直接目的,而是将眼光放在未来和长远,以增强办学的核心竞争力,为最终实现学校战略愿景服务。

(摘编自《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23年第6期  作者:别敦荣 李佩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