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才红利推进教育强国:老龄社会下的大学育人系统革新

编辑日期:2024-04-30 作者: 阅读:1
【字体:

    大学随社会而变,经济发展与人口变迁是社会进步的核心指标,也是促使大学育人系统革新的底层逻辑。

    一、普及化遇上老龄化:高等教育的困局与变局

    根据联合国公布的《人口老龄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一个国家或地区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比例超过7%即进入老龄化社会,高于14%即中度老龄化社会,突破20%就是深度老龄化社会。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1.9亿,占比13.5%,我国社会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过去几十年,由于庞大的人口基数,我国高等教育一直生源充足,大学招生遵循分层筛选制度,学科设置、课程设计和课堂教学具有传承性和封闭性特征。在少子老龄化趋势下,大学育人模式即将出现深层危机。

    (一)生源困局:大学扩招与人口下降的失调

    自1999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呈快速上升趋势,这个变化直接取决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归根结底是因为适龄人口的庞大规模。2020年之后,国民生产增速趋缓,学龄儿童急剧减少,高等教育生源即将萎缩至极为危险的境地。随着总体生源的锐减,部分大学必将面临招生窘境。在此情形下,一流大学和学科将会聚焦拔尖创新人才展开激烈竞争,其他大学和学科则不得不逐步降低招生门槛,由此将会造成高等教育体系的撕裂和大学社会声誉的下降。资源不足和缺乏特色的高校,甚至将因为无生可招而面临生存危机。

    (二)资源变局:办学经费与公共投入的失配

    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以公立院校为主,多数高校的办学经费主要来自政府的公共服务投入。作为高公信力政府,我国政府财政支出顺序始终以民生为先。进入21世纪,生育率显著低于更替水平,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在2012年达到顶点后持续下降,再加上医疗水平的改善和平均寿命的提高,65岁以上人口占比必将不断攀升,深度老龄化社会即将到来。可以预见,公共经费将会向养老和医疗相关领域倾斜,教育科研等发展性投入应当会有所调整。长远来看,随着公共服务投入的不断调整,一方面会让部分高校出现经费危机,另一方面也会让全体高等教育机构走向高度竞争,学术研究的战略性和人才培养的应用性特征将进一步显现。

    (三)结构变局: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的失衡

    随着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青壮年劳动力急剧减少,人才需求从多层转向多维,劳动者素养从专门化走向复合化,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渐趋多元融合。反观当前我国大学的育人系统,一是囿于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在办学上保持着过度分层、高度同质的结构性特征;二是过于依赖政府,专业设置和课程资源都紧密围绕行政指挥棒,从而导致高等教育的“社会滞后性”特征愈发凸显,为经济发展提供理性反思和智力支持的能力大打折扣。

    二、大学育人系统变革的体制创新

    普及化与老龄化迎头相遇,预示着中国高等教育必然走向以人才红利推进教育强国的改革之路。在“教育强国”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两大国家战略引领下,中国大学亟须转变育人理念、完善体系结构。

    首先,完善高等教育体制,引导高等院校特色办学、分类施教。一方面,高校应以国家战略为导向,以社会发展为动力,以办学历史为基础,明确自身定位、实现特色发展。另一方面,不同类别的高校还可以探索在人才培养上的协同合作。不论是学术型还是应用型高校,都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在育人路径上则应当资源共享、协同合作。

    其次,改革大学育人机制,建立层次立体、结构贯通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高等教育分为专科、本科和研究生三个层级,这种分层结构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种类和规格强相关。但在应试筛选模式下,高等院校的办学层次在很大程度上异化成质量层次,整个系统等级分明且难以贯通。我国高等教育走向普及化之后,逐渐会向全体拥有入学资格的受教育者开放,分层培养的目的也将产生根本性的变革。学生接受高等教育不再只是追求学历学位,更是综合考虑天赋兴趣、成本投入、市场需求和教学质量等多方面因素之后作出的理性选择。在此情形下,大学必须从专科到本科再到研究生建立起上下贯通的育人系统,祛魅“文凭学历”的符号追求,搭建“能上能下,多进多出”的学分立交桥,设计以需求为导向、以项目为模块、机动灵活、动态发展的育人系统。

    三、大学育人系统变革的机制突破

    体制创新是大学育人系统变革的前提,在此基础上还要综合考虑如何促进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在运行机制上各自突破。

    (一)设计科学长效的拔尖创新人才培育机制

    首先,建立科学的人才识别与甄选机制。高等教育普及化以来,应试制度固然能筛选出一批成绩优异之人,但其大多是标准化模式下“圈养”出来的工具性人才,缺乏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因此,大学必须跳出“以分评人”的思维定势,从多元智能出发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查,将那些“天才、奇才、鬼才、怪才”都纳入拔尖人才培养范畴,充分激发每一位受教育者的创造天赋。为此,高等院校一方面需要从自身特色出发,夯固学科基础、搭建发展平台;另一方面更要破除当前的制度陷阱,着眼未来探索科学化、个性化的选材育人机制。

    其次,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为导向,进行长效育人布局。一是立足现实,优化学科专业设置,实现课程教学的通专并驱、理实交融。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一方面要求高校提供宽口径、跨学科的通识课程,使其超越传统学科的“部落领地”意识,引导学生在交叉跨越中博闻强识、融会贯通;另一方面也要求高校依据劳动力市场的人才需求,设置前后呼应、衔接贯通的专业核心课程。二是统筹资源,全方位构筑高水平协同创新育人平台。高校既要依托自身重点学科和优势特色专业进行科教融合,也要结合社会资源发掘创新项目。

    (二)构建动态融合的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首先,建立应用技能学科专业的动态调整机制。作为后发外生型国家,我国大学的学科结构主要根据国家政策进行调整,具有显著的计划性和被动性特征。人口老龄化与人工智能的叠加必然带来知识的革新,进而改变职业体系,最终作用于大学的专业设置。教育管理部门应注重宏观调控,扩大高等学校在学科专业设置和调整方面的自主权,鼓励和引导应用技能类高校提前研判就业趋势,主动对接产业发展方向,动态调整专业设置。

    其次,促进课程教学与社会生活的融合。在老龄化社会里,高校尤其要关注养老相关领域的发展变化和人才需求,着力发展老年学、养老服务管理、健康服务与管理、中医养生学等相关专业。在课程建设上,一是要更加重视通识课程的基础作用与核心功能,突出应用技能型人才人文修养;二是要注重专业课程的前沿意识和实践内容,并以此理念组织编写特色教材。在教学方式上,一方面政府要建立多方联动的合作共育机制,加强“产才融合”的引导力度,通过出台配套政策、减免企业税收、给予资金奖励的方式鼓励校企合作、产才融合,找准高校、企业、市场三者之间的耦合点,通过“订单、冠名、定向”等方式共建“产教研”功能一体的实训基地。另一方面,高校应当以项目研发为依托,积极推行“项目+人才”的教学模式,为智慧健康养老、老龄科研、适老化产品研发制造等领域储备与培养专业人才。

    (三)打造终身发展的银龄人才学习平台

    首先,贯彻终身学习理念,树立“以教养老、‘教’‘养’结合”的新时代教育养老观。根据银龄人群的禀赋与需求,高校应探索和建设类型多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程教学体系。一方面,要持续建设银龄人群普遍关注的“康养”“艺术”等“享老型”课程,另一方面也要面向家庭生活需要,增加心理咨询、财务管理、家庭教育等“养老型”课程,并面向劳动力市场需求,开发技能培训、数字技术等“再就业”课程。再次,完善多方联动协同育人机制,以高校为主体建设学位教育与职业教育相贯通的银龄教育就业平台。高校应依据人才的特征分类施策,对健康状况较好的银龄人才进行再就业能力和职业技能培训,同时联合政府和市场培育适老型岗位,并通过政府实施补贴政策等方式鼓励用人单位实施退休后再就业制度。最后,鼓励能力较强、受教育程度较高的银龄群体继续深造、创新创业,由高校和企业联合提供创业技能和服务等方面的支持,助力他们继续追寻经济价值、社会价值与人生价值,走出一条“银龄人才”焕发光彩的新路。

(摘编自《大学教育科学》2024年第2期  作者:邓磊 葛信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