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培养医工交叉复合型人才

编辑日期:2022-04-30 作者: 阅读:1
【字体:

    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TBSI)建立于2015年,办学之初即秉承着创建交叉型工科人才培养基地的发展使命。“精准医学与公共健康”是该学院面向医工交叉发展需求自主设置的交叉学科,有力破除了体制机制困境,探索出一条不同于国内医工交叉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一、创设多方协同治理的独立组织建制

    拥有独立的组织建制,既可有效融通医学与工学之间的学科藩篱,又能为医工交叉的研究教学奠定稳定基础。TBSI突破了基于传统学科的院系架构,为调动多方参与积极性,由两校校长与深圳市长共同担任联合管理委员会的主席,并组建学术顾问委员会和产业顾问委员会,搭建出政校企三方协同治理结构。这种多方协同治理机制的建立,既发扬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董事会制度、清华大学民主评议传统的优点,还有效吸纳了来自政府和产业界的利益诉求,为独立组织建制的运行提供全方位、多维度的智力支持与资源供给。而伯克利深圳学院作为TBSI三个交叉学科研究中心之一,由中心主任统筹负责医工交叉研究与教学的整体事务。此外,中心主任及各实验室学术带头人拥有较强的自主权,推动了医工交叉联合科研攻关和跨学科教学的稳定性与连贯性,为学院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组织依托和制度保障。

    二、构筑多方教育资源的开拓与共享机制

    开拓与共享多渠道的教育资源,是交叉学科组织生存的基础,也是其体制机制变革的重中之重。TBSI致力于探索“大学—政府—企业”三方合作的培养模式,同时也依此构建了教育资源的共享机制。此机制使得两校相关资源可以直接配置到医工交叉的科研攻关和协同育人之上,不至于因为学科间的条块式管理而造成资源的错配和浪费。除此之外,TBSI高度重视加强与产业界的联系,与生物公司共建生物传感与医疗传感大数据联合研究中心,研究内容涵盖了生物传感器、医疗传感和信息采集、大数据分析等领域,拉开了医工交叉领域产学研合作的帷幕。通过引入企业资金、开展合作项目研究以及与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等方式,共享来自产业界的优质资源。而TBSI拥有充分的办学自主权,可以自主管理和使用来自举办者、政府以及产业界的资源。譬如,利用政校企合作带来的大量资金,为医工交叉人才培养提供了必要的可持续性支持。

    三、创新教师聘任与职称评审制度

    TBSI教师来源有三:三分之一来自清华大学,鼓励具有跨学科研究与教学意向的老师自由申请并全职任教;三分之一来自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如2015年签订的协议规定每年应有12-30名终身全职教师在学院驻留至少八周,全面参与实验室的研究与育人工作;另外三分之一是在全球范围内选聘一流师资,需经由两校共同组建的招聘委员会严格把关,通过公开学术报告、学术规划报告以及一对一面谈等方式,考量应聘者的学术背景、创新能力与发展潜质。而学院精准医学与公共健康交叉学科研究中心(TBSI-BST)在进行教师职称评审和成果评价时,一是组建一支国际化且具有医工交叉背景的同行评议专家组,准确地把握项目与成果的创新性,进而为人才的发展提供合理制度空间;二是多采取会议评审方式,允许申请人对其医工交叉的研究与教学的成效与创新做出解释与辩护,以保障评审过程的公正性;三是由于医工交叉的研究与育人工作都需要较长周期,因此在评审过程中也注重对申请人的工作潜力做出长远判定。经由这种教师选聘与职称评审制度,TBSI构建出一支17人的全职教师团队,并融汇了来自全球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兼职导师。这批教师不受传统学科导向下的编制与评价的影响,大大激发了他们参与医工交叉人才培养的积极性。

    四、塑造学科交叉融合的组织文化

    体制机制的有效供给、相互协调与贯彻落实,离不开组织文化的塑造与形成。事实上,学科交叉融合文化的形成,对组织内部师生的跨学科研究行为具有着重要的激励、形塑与导向作用。TBSI在创办之初,便将学科交叉融合的组织文化的塑造作为长期目标。一方面是通过院长讲话、发展规划与年度报告,自上而下地传递学科交叉融合的理念,催生与建构出学科交叉融合的组织文化。另一方面是通过生源吸纳(如招收生物医学工程、机械工程、计算机、人工智能等医工相关背景的学生)、师资引入(建设具有医工交叉背景的师资队伍)、课程建设(如搭建系统、精深的医工交叉课程体系)、跨学科制度(如跨学科教师聘任晋升)及建设跨学科研究设施(如新的跨学科研究实验室),进一步增强师生在交叉学科文化中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正是这种组织文化的建立,为师生加深了对学科交叉融合的认同感,医工交叉人才培养也因而有了充分的理念共识。

(摘编自《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2年第3期  作者:赵祥辉 许冬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