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医科大学:创新新医科人才培养体系

编辑日期:2022-05-31 作者: 阅读:1
【字体:

    在以大数据、云计算、智能机器人等大规模应用为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医学向高度信息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医学教育需要更新升级,新医科人才培养需要机制创新,独立设置的医学院校在学科门类不全的情况下如何应变,是不可回避的重大课题。

    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一)开设新专业

    哈尔滨医科大学(以下简称“哈医大”)近年获批智能医学工程专业,属医学学科门类下的医学技术类专业,授予工学学位,促进医工医理深度融合,培养能够运用智能技术解决医学问题的新医科人才。

    (二)创新育人模式

    学校建立面向临床医学专业的于维汉书院、面向基础医学(涵盖生命科学、基础医学、药学、生物信息科学、预防医学等专业)的伍连德书院,以书院为教育教学改革“特区”,优化育人环境,打造爱国、学术、包容的书院文化,通过杰出学者的引领示范,培养未来领军人才。

    (三)拓宽育人途径

    在政府支持下,学校实施“重点学科提升计划”和“优势特色学科固强增效计划”,以地区重大疾病为中心,在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营养与代谢等领域开展基础研究与新药研发,建立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于一体的多学科创新研究与教学平台。与黑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合作共建黑龙江公共卫生与健康研究院,与黑龙江省医疗保障局合作共建黑龙江医疗保障研究院,与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儿童医院、妇产医院、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和胸科医院。这些资源贯通前沿科研与基层健康卫生,为新医科人才培养拓展育人途径。

    二、不同学科门类院校合作办学

    相比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独立设置医学院校的学科通常是紧密围绕医疗行业的人才培养而设置。因此,对于独立设置的医学院校,在开展新医科人才培养时需要在多个层面创新机制和更新理念。

    (一)联合办学,取长补短

    联合办学,通过跨学科合作、跨专业教育,是独立设置医学院校培养新医科人才的路径之一。哈医大优先利用同城优质高教资源,与同城的哈尔滨工业大学(以下简称“哈工大”)探索开展跨学科合作、跨专业教育。哈医大具有优质的医学办学资源,直属附属医院总床位超过2万张,医学师资力量雄厚。哈工大是一所以理工为主,理学、工学、文学、经济、管理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著名学府。早在20世纪90年代两所学校就开始联合开展长学制医学教育。从1998年至2010年的13年里,哈工大为哈医大的1350名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46名七年制基础医学专业学生提供了理工科基础课程和通识课程的教学,这些学生毕业就业后成绩显著,多人入选国家人才计划。为深化合作,2017年两校签署协议共建“医工学院”,面向新兴智能医学等领域开辟全新研究方向,实现优势互补与学科深度交叉融合。2020年,两校同时申办智能医学工程专业,在智能医学工程、基础医学/生物医学科学专业合作开展医工交叉融合人才培养。

    (二)优势互补,保持特色

    如何在合作办学中保持各校的特色是无法回避的问题。哈医大和哈工大在联合制定智能医学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时,首先明确两校对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异同,以避免两校培养的人才在知识、技能和就业上趋同。其次,在课程体系设计上,采用了一个相似的课程计划,前期基础课程相同,后期职业发展课程差异化,求同存异,既有共同框架,也有学校特色课程和技能训练。

    (三)对标国际,高起点设计人才培养方案

    纵观欧美发达国家,医理、医工交叉人才培养起步早,有着很多成功经验值得借鉴。例如,麻省理工大学在1960年就将脑科学、认知、计算、信息和细胞分子生物学整合组建脑科学和认知科学系,2012年组建的医学工程与科学学院将设备、成像、计算、大数据、再生医学、药物输送、技术转让与创业、医疗行业等优质资源整合,增强麻省理工大学在医理医工交叉人才培养和研发的优势。哈医大和哈工大在联合制定智能医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借鉴了麻省理工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的医工交叉课程体系,课程计划知识体系包括生物学模块、经典医学模块、新医学模块,课程涵盖“三横”(数理基础、计算机/工程设计基础、临床诊治)、“三纵”(智慧医疗、普适医疗、网络医疗),在后期更加强化和突出新医学技术及其应用,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定制个性化课程。

    (四)灵活学制,探索研究型人才培养的长学制教育

    跨学科的知识体系与技能培训必然会增加学习的时间成本,四年制本科能够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但学术研究型和应用研究型人才则需要更长时间的培养,开展本科与研究生教育贯通的长学制教育则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医学院校应当从未来的卫生健康需求出发,思考和规划新医科教育。我国有大量的独立设置医学院校,不同学科门类院校合作办学,可能是培养跨学科复合型新医科人才的主要方式。

(摘编自《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22年第4期  作者:张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