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创新视角下现代产业学院发展特征与变革路径

编辑日期:2022-10-31 作者: 阅读:1
【字体:

    现代产业学院已成为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组织载体。本文以首批50个现代产业学院为例,探索现代产业学院的发展特征及其与区域社会经济和产业发展的内在联系。

    一、首批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布局特征

    教育部公布的首批49所高校的50个现代产业学院,主要以智能制造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主,包括医药健康、现代农业、旅游服务业等。资料分析显示如下基本特征。

    (一)院校层面的布局

    首批现代产业学院建设高校,涵盖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到地方应用型高校,其中“985工程”大学2所(占4.08%),“211工程”大学9所(占18.36%),双一流建设高校16所(占32.65%)。每个产业学院都与工科有关,突出多学科协同,呈现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特点;每个产业学院均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支撑,其中26所高校有国家重点建设学科,36所高校有博士点支撑;有些高校书记、校长亲自挂帅担任产业学院负责人,协调校内外资源。结果表明,现代产业学院建设高校普遍拥有自身办学特点和特色优势学科。

    (二)产业层面的布局

    产业覆盖面广,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智能制造产业为主,服务国家重点产业发展需求。50个现代产业学院实现了九大战略新兴产业服务全覆盖(见表1)。

表1服务战略新兴产业领域分布

战略新兴产业名称

主要产业服务面向

数量

比例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下一代信息网络产业、电子核心产业、新兴软件和新兴信息技术服务、互联网与云计算、大数据服务产业等

16

32%

高端装备制造业

智能制造装备、轨道交通装备等

20

40%

新材料产业

先进有色金属材料、先进石化化工新材料、前沿新材料等

4

8%

生物产业

生物医药产业、生物农业及相关产业

8

16%

新能源汽车产业

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新能源汽车装置、配件制造等

5

10%

新能源产业

太阳能产业、风能产业和智能电网产业

3

6%

节能环保产业

高效节能产业、先进环保产业、资源循环利用产业

4

8%

数字创意产业

设计服务

1

2%

相关服务业

通用航空生产服务、其他航空运输辅助活动

1

2%

    《关于开展首批现代产业学院申报和建设工作的通知》列举重点支持的七个领域均属于智能制造十大重点领域,此次立项建设的50个现代产业学院有45个与智能制造领域相关,坐落或毗邻智能生产高水平城市的产业学院有19个(占比42.22%)。

    (三)区域层面布局

    区域分布广,但存在不均衡现象。50个现代产业学院分布于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江苏10个(占20%),广东7个(占14%),辽宁省和上海市各3个,浙江等7省(自治区、直辖市)各2个,福建等13省(自治区、直辖市)各1个(部分见表2)。

 

 

2:现代产业学院与智能生产优势城市匹配关系表

智能生产城市

前十名

服务智能制造领域

产业学院名称

所属高校

位次

城市名

1

苏州

新能源

光伏科技学院

常熟理工学院

2

佛山

新材料

半导体光学工程产业学院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3

上海

生物医药

现代生物医药产业联合学院

华东理工大学

新材料

新材料现代产业学院

东华大学

新一代信息技术

上海微电子产业学院

上海大学

4

宁波

新能源汽车

杭州湾汽车学院

宁波工程学院

5

深圳

新一代信息技术

腾讯云人工智能学院

深圳大学

6

无锡

新一代信息技术

阿里云大数据学院

常州大学

新一代信息技术

通科微电子学院

南通大学

智能制造

智能制造产业学院

常州工学院

7

重庆

新一代信息技术

工业互联网学院

重庆邮电大学

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现代产业学院

重庆理工大学

8

天津

生物医药

中药制药现代产业学院

天津中医药大学

新能源汽车

智能汽车产业学院

河北工业大学

9

东莞

机器人

粤港机器人学院

东莞理工学院

智能制造

西门子智能制造学院

东莞理工学院

10

南京

新材料

2011膜产业学院

南京工业大学

新一代信息技术

人工智能产业学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智能制造

南瑞电气与自动化学院

南京师范大学

    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分布和我国四大产业集聚区有较大吻合度,其中位于环渤海地区5个,长三角地区17个,珠三角地区7个,中西部地区7个,占服务智能制造领域相关产业学院总数的80%。

    二、组织创新视角下现代产业学院发展的特征

    现代产业学院的组织创新,主要表现为特色传承、产业为要、区域共生、学科交叉融合、跨界发展等特征。

    (一)坚持特色传承

    近20年来,部分“行业划转院校”历经“去行业化”到“回归行业”过程。路径依赖表现为:一是投入的专用性资源可能成为“沉没成本”。学科专业设置所要求投入的实验场地、专用设备、专业师资队伍等都属于“专用投入”,路径变更会使这些投入失去价值。二是长期建立的信任关系可能失效。学校与行业企业通过长期教学科研合作、学生实习实践活动建立了相互信任的关系,形成了学校与企业能进一步发展合作的基础,路径变更会使这种关系失效。首批现代产业学院建设高校中,33所学校(占比67.35%)具有行业办学背景,坚守服务原行业不断改革创新,形成优势和特色。如源于1954年南京动力专科学校电气装备科,历经几次调整,2000年并入南京师范大学,2017年与南瑞集团共建成立的南瑞电气与自动化学院,秉承“产教融合型新工科学院”办学理念,在电力系统及新能源发电等方向集中资源协同攻关和人才培养,服务电网智能化和电气自动化。

    (二)坚持产业为要

    产业发展是连续的、动态的演化过程,高等教育服务产业发展,应不断引领和适应产业发展变化要求,组织人才培养改革,推进科技创新。从首批现代产业学院看,每个产业学院都不同程度引领和适应产业要求。如福建工程学院智能制造产业学院,近20年紧跟区域制造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开展改革实践探索,先后经历三个阶段,初步探索阶段注重“一台机床、一把刀”的精细化、专门化,单纯培养机械加工制造人才;提升阶段进入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强调“机械加工+设计创新”能力培养,主动参与企业创新和科技开发;新模式阶段承担区域制造业产业转型升级和科技开发创新研究,突出“智能制造”高素质人才培养。

    (三)坚持区域共生

    高等学校与区域产业之间存在着共生关系。以广东省为例,围绕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等核心城市,布局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改委、教育厅、工信厅等六部门联合制定《广东省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推动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提出健全需求导向的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构建市场导向的协同创新机制,创新人才分类评价制度、降低校企合作制度性交易成本等建设任务。首批入选7个现代产业学院,与广东省双十产业核心城市分布、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分布高度匹配,与产业结构和相关政策措施密切相关。

    (四)实现学科交叉融合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创新迭代发展,未来人类社会知识结构发展将从传统“物理—人类社会”二元空间向“信息—物理—人类社会”三元空间跃迁,呈现“集成与融合”和“智能与创新”的新特征。

    从首批现代产业学院看,绝大部分学院都基于服务某个领域的多学科融合。如东华大学新材料产业学院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发展需求,融合纳米、生物、仿生等学科开展纤维科技研究,服务航空航天、生命科学、信息和环保、新能源等领域,实施“以学校为主体、3个专业协同、5家大型企业为主、开放式合作”的“1+3+5+X”管理模式,深入推进政产教研融合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服务产业发展。

    (五)实现跨界发展

    信息技术、“互联网+”科技发展与社会经济交叉融合,通过“创造性破坏”实现经济发展与产业变革,产生新业态、新模式。技术进化和融合体现在教育领域,将“改变教育方法、过程和组织形式等整套安排,重构教育系统结构”。

    现代产业学院具有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功能综合、治理创新和跨界协同等特点,在教育链、创新链和产业链两边或三边合作交叉区域会出现混合组织和衍生组织,实现科技领域、教育领域和产业领域的有效结合。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以多主体性为主要特征对内部组织管理进行深层调整优化,以产业为导向的半导体光学工程学院和以学科为导向的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组成“双学院制”的工程教育新组织模式;东莞理工学院发挥学校主导、政府导向、企业参与、协会桥梁等多方作用,由政府下拨专项建设资金、企业开设独立账户专款管理,学院实施院长办公会负责的现代企业化管理独立运行模式。

    目前,现代产业学院建设虽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对照《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要求和建设目标,还有许多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实践探索。如:传统路径依赖现象依然明显,企业重要主体作用还不清晰,共享机制难以实施;校企合作利益关系需进一步理顺,发挥政府引导作用,调动各方积极性,确保现代产业学院可持续发展;现代产业学院区域分布还不合理,与国家重点产业发展战略契合度、匹配性还有待完善。

(摘编自《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2年第10期  作者:刘国买 姜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