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站”:未来大学模式再探索

编辑日期:2022-12-31 作者: 阅读:1
【字体:

    继斯坦福大学科斯林教授等人创办密涅瓦大学、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教授等人创办西湖大学后,时任麻省理工学院(MIT)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克里斯汀·奥尔蒂斯教授创建一所被称之为“第一站”(station 1)的新型寄宿制大学。

    一、第一站赋予未来大学新内涵

    “第一站”并未沿用“university”的名称,而是取名为“station 1”,完全颠覆了大学框架下的未来蓝图。在克里斯汀·奥尔蒂斯教授看来,“station 1”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包容性的教育场所——处于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十字路口,同时移动、突破界限和建立联系,但也有坚实的基础。“第一站”不再延续“大学”规定框架下的改良式创新,而是另起炉灶,以独特的命名为起点赋予未来时代的“大学”新的内涵及其存在方式。一方面,创始人通过重申“第一站”办学宗旨的方式来阐明未来大学愿景,将其表述为“用科学技术与人类的前沿性学习与研究,铺就通向未来的机遇之路”。另一方面,“第一站”也暗含着将来可能会有更多的站点(比如station 2、station 3)来丰富未来大学模式,在不断扩展、复制、修正新的大学理念过程中与现有高等教育机构进行合作,建立全球的“站”网络,重新塑造引领未来时代的大学和高等教育体系。

    二、第一站所呈现的未来大学新模式

    (一)核心理念:以社会为导向的科学技术整合观

    对于未来大学而言,我们的经济、社会、文化生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植根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探究、包容和公平的科学技术教育和研究。基于此,克里斯汀·奥尔蒂斯教授在其规划文本中提出了一个基于综合价值观的知识基础,即“社会导向的科学和技术”,这种知识基础的构建自然就需要不同学科间的融合与整合,需要在时间维度上放更长远的眼光,在空间维度上运用不同学科的视角去看待和思考研究问题。

    (二)教育模型:基于STEM调查与研究项目开展学习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伦理准则,创始人着眼于未来大学的社会责任和担当,将“社会导向的科学和技术”基本理念融入教育模型,如图1所示。“第一站”最初的静态教育模型框架,是以STEM调查与研究项目探究作为主框架,包括科学方法、工程设计、技术创新等探究方式。人文理念归纳分为九个不同的主题,分别为“随着时间思考:过去、现在、未来”“知识体系和科技文化”“公平和包容”“社会变革、创新和影响”“人性化设计、艺术、创意未来”“计算和数据的社会技术研究”“伦理推理和社会环境”“可持续性和矫正”“能动性和包容性的人际互动”。为了反复塑造和影响调查项目的每个阶段,上述主题分别被整合到STEM调查与研究项目的七个进程中,分别为:批判性审查,提问/假设/定义,构思与计划,实施/测试与生成,分析与综合,解释与说明,传播与对话。同时,整个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参与,九个人文领域与STEM项目的探究过程通过连接线保持相互连通和整合,实现人文与科技的交叉与融合,从而让学生深入理解STEM与更广泛的社会结构和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以促进深谋长远、负责任、有道德和公平的科学和技术的发展。

图1:station 1静态教育模型框架示意图

    (三)“第一站”的基本设想及初步尝试

    1.运用既有场所设计充满教育元素的教学空间。“第一站”寻求利用已有的基础设施条件,与自身所持有的教育理念相结合。“第一站”的初次实践将教学场所定位于马萨诸塞州劳伦斯市的河滨步道,这个站点之前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纺织厂,它将为学生提供一个由经过翻新的旧工厂建筑所呈现的具有混合用途的综合教学场所。这里拥有独一无二的创新生态系统,包括工业(例如医疗、生命科学、制造、工程)、非营利组织和教育。为充分利用破旧纺织厂的教学元素,“第一站”的团队邀请国际领先的建筑设计公司对其进行设计改造,要求整个设计必须尊重劳伦斯市复杂的历史和多元文化的社会结构,并将这一丰富的遗产与STEM教育、混合学习、协作教学、空间体验等联系起来。

    2.依托多学科背景的师资团队实施跨学科教育。“第一站”的设计理念非常强调教学和研究的跨学科性,组织模式不再以系科为组成单元,教学不再以学科为基准,而是基于问题的解决和应用,根据项目工作所需组成不同的临时研究或相对固定的研究团队。这样的师资队伍组建机制,也非常符合未来大学后现代知识生产模式的特点,以项目的方式组建暂时性的教师团队,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大学运营成本高昂的困境。

    3.将STEM教育、研究、实习融入课程体系。课程如何设计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确定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目标。“第一站”秉承“社会导向的科学和技术”理念,依托前沿奖学金项目的全额资助,在为期十周的暑期寄宿制学习中接受最先进的研究、实习和共享资源,以期获得对前沿科学和技术、文化、历史、公平等社会整体的深刻理解。创始团队将STEM教育、研究、实习有机融入课程体系,将课程分为三大部分:(1)基础课程包括由“领导力计划”提供的学时模块课程,包括文化意识与协作、工作身份、有效反馈策略、道德和价值观、权力和影响力的探索以及写作规范的共同创造。同时,该模块还包括一项定制课程,侧重于培养个人和专业进步的基础概念。(2)主体课程包括两部分,一是正式的研究项目体验和实习,研究项目主要围绕生物技术、数字自动化与先进制造、航空和纳米级材料设计等领域;二是由跨学科导师团队提供的共享课程,旨在为学员提供综合知识、工具和方法,在更广泛的社会背景下帮助他们在STEM项目中构建研究领域的系统视图。(3)附加课程专注于个人和职业进步,比如教会学生如何申请和使用系统的资源、准备面试,以及实施主动展示策略。

    三、第一站何以引领未来时代的大学

    (一)以知识、技术和社会的融合作为大学进步的原则

    “第一站”在目标设计上,要求参加学习的学员:(1)理解并获得科学技术探究、研究和开发作为从概念到知识生成再到传播的过程的经验。(2)获得STEM方面的技术、概念和实践前沿知识和经验。(3)了解与社会相关的更广泛的科学和技术背景,获得有关积极的社会变革、创新和影响的机制、概念和方法。(4)获得社会导向的科学技术研究和开发所需的智力、个人和专业经验。很显然,“第一站”实现了知识、技术和社会的融合,并将这一进步原则指向个人世界观的完善,最终体现为经济生产力、人类潜力、国家安全等方面的持续进步。这不仅证明“第一站”独有的社会贡献,一定程度上也为未来时代大学模式创新提供了导向性原则。

    (二)基于项目的STEM学习弥合现代大学教育的缝隙

    当前,在高等教育阶段实施STEM教育不再稀奇,但是现代大学教育及其组织的繁荣是学科分化的产物,且STEM教育是应对复杂社会系统的前瞻性设计,致使STEM学科的保有率较低。基于此,“第一站”的试运行阶段并未完全承接传统大学的职能,而是面向在校本科生通过暑期奖学金项目的方式开展STEM教育,显然是很有智慧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这在某种程度上向世人说明“第一站”无意替代“传统大学”,而是与其协作完成大学本科生的学科学习与跨学科教育,特别是基于项目的体验式学习、社会探究、高质量的STEM实习、跨学科参与、包容性领导等方面,从而有效弥补了现代大学教育的缝隙。

    (三)秉承“去学校化”的理念发掘潜在的“教学空间”

    未来时代大学之于社会系统的存在方式,可行的思路不再是精心勾勒大学的“组织画面”,而是秉承“去学校化”的理念,充分发掘身边一切可以用来教学的空间,比如博物馆、旧工厂、图书馆、创客空间等。这一方案与美国学者戴维·斯特利构想的“平台大学”比较相似,只要向教师和学生开放,既有的实体空间就可以成为“平台大学”的场所。这样看,“第一站”的做法是理性的,也显得更有价值。一方面,它区别于密涅瓦大学、杨百翰大学依托互联网构建的“虚拟空间”的做法,在既定的教育目标指引下,为学生创建一个便于开展体验式学习的实体教学空间;另一方面,它区别于“平台大学”的“拿来主义”做法,选择充分利用既有实体组织及其教育元素(历史、建筑、设计、文化等),将其精心改造成符合既定教育目标的教学空间。当然,“第一站”的这种做法或许还不够成熟,但在一定程度上昭示着未来大学构建教学空间的可能性方案。

    “第一站”至今已稳步运行三年。作为一种新型的“概念大学”,“第一站”的大学设计理念是开创性的、颠覆性的、系统化的,其价值不仅在于塑造了未来大学的一种可能类型,而且有望真正成为未来时代大学可替代模式的重要启蒙。

(摘编自《江苏高教》2022年第6期  作者:武建鑫 赵亚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