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学科会聚引领创新

编辑日期:2023-09-30 作者: 阅读:1
【字体:

    西安交通大学作为致力于高层次人才培养与科技研发的研究型大学,积极响应国家战略,于2020年9月正式成立西安交通大学—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以下简称“智能基座”),致力于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

    一、人才培养目标

    以人才需求侧为导向,以“智能基座”建设为载体,探索校企深度协同、产教高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从校企共同开展育人活动的全过程出发,培养新一代数字信息技术领域核心技术拔尖人才,以期满足华为等高新企业的人才供给需求,向社会不断输送高质量创新型、复合型、技术型人才,持续深入探索校企深度协同、产教高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二、人才培养逻辑

    以研究型大学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方式为切入点,以“智能基座”建设为载体,依托华为的鲲鹏、昇腾、华为云及联接领域等技术底座,从产教融合开展育人活动的全过程出发,探索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新机制。

    华为提供软硬件、技术支持、师资培训及资金等支持,西安交通大学提供必需的场地及配套资源,将相关课程及项目在相应学院落地。华为向高校提供人才需求类型,高校以此为依据制定培养方案,培养企业亟需人才。同时,企业依据人才使用情况反馈总结高校现行培养模式的优势与不足,形成反馈提升机制,促进高校不断改革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图1)。

 

 
 

    图1:西安交通大学“智能基座”校企合作模式

 

    三、人才培养路径

    (一)共同管理,成立“自上而下”式工作组织

    为保证“智能基座”建设的质量和效率,西安交通大学与华为以“产业驱动、扁平管理、多元参与”为特色,成立自上而下型“智能基座”联合工作组,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电信学部主任及华为西安研究所所长等13人作为工作组成员负责“智能基座”的统筹建设工作,确立校企双方定期沟通协调机制,规划年度合作各项工作,加强政策协调、督促落实,确保战略合作取得实效。校企双方共同参与、联合管理,充分整合各方面、各维度资源,有效衔接不同主体不同层次的工作,坚持学科交叉和校企融合理念,以工作组引领的形式推动“智能基座”建设,探索、形成、检验创新创业工作的可能模式,致力于推动产教融合走深入实。

    (二)校企协同,开发多学科交叉校企合作课程

    “智能基座”聚焦计算机、人工智能、电子信息技术、软件工程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由西安交通大学与华为双方共同调整课程模块,构建面向产业前沿方向的“理论+实践”课程体系,通过紧密对接产业链和创新链,融入华为产业生态,塑造学生知识结构与工程价值导向,将华为的实际项目案例及生态体系引入课程内容及教学案例中,并开展与之相适应的课程大纲修订及课程教材编写工作等。课程设置打破传统单一学科的桎梏,以计算机专业为核心,融合自动化专业、人工智能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等,打造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学科知识体系,致力于培养学生多学科交叉思维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合作共建的32门课程授课对象以本科生为主,少量课程面向研究生一年级学生。课程贯穿本科生培养全过程,既有面向全体在校本科生的通识教育类课程,也有面向特定年级的大类平台课程和专业课程。既有面向大一大类专业的基础科学类课程,也有面向专业分流后的大二、大三、大四学生的专业大类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及专业选修课程,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培养目标制定不同课程培养方案,致力于培养在信息技术领域起引领作用、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三)共同育人,建立校企双师队伍建设机制

    以整合校内外师资力量为导向,采用“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原则,共同建立一支既懂理论又懂工程实际,既有工程科学知识又懂教育理论与方法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创新校企深度融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

    引入华为鲲鹏、昇腾、华为云、联接领域技术专家、布道师和工程师,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华为技术专家和项目经理担任课程教师,辅助校内教师实现双师授课,促使学生了解产业实际问题和前沿技术,提升大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同时,高校教师“走出去”,华为对高校教师定期开展华为关键核心领域技术赋能培训,促进高校教师熟悉和掌握产业前沿知识及技能,提高其工程实践思维与能力,使其更加融会贯通地开展教学及研究活动。

    (四)共设机制,搭建产学研创新实践服务平台

    西安交通大学结合华为公司提供的服务器、开发板等软硬件平台及云资源,在学校“学科内—学科间—校内外”三级综合实践平台基础上打造一个功能集约、开放共享、高效运行的产学研一体化实践创新平台,向全校学生开放使用。在完成日常教学的基础上,校企双方共同指导学生开展开放实验、科创计划、大创项目、竞赛等创新实践活动,着力培养学生在鲲鹏和昇腾等领域的创新实践能力及科学研究能力,校企联合开展产品研发、技术攻关等工作,促进产、学、研、转、创、用一体化。

    (五)反馈提升,建立多维评价反馈机制

     基于“智能基座”平台,西安交通大学和华为合作培养人才,从课程体系、实践平台、双师授课等方面做了一系列举措,以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效对接企业需求,避免人才供需不匹配问题。通过构建科学性、系统性、前瞻性的产教融合教育评价体系,通过调研学生、授课教师、企业等对象,多角度、多维度对产教融合教育教学质量、课程效果、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等内容进行有效评价,检验高校产教融合教育成果,监督校企协同育人工作的开展实施,形成“评价—反馈—提升”机制,促进教育的改革和优化。

(摘编自《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年第5期  作者:陈立斌 胡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