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IO模式下创新创业微生态系统构建——麻省理工学院创新创业教育
一、MIT工程教育中的创新与创业
CDIO教育模式源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MIT以其“手脑并用 创新世界”的 教育文化理念,在技术创新改变世界方面有出色的表现。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它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地、实践地、在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
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中心发现,尽早将从业者和研究人员聚集在一起,可以改变创新文化,在可行的和值得解决的问题之间通过多次沟通交流更能提出一项具有影响力的创新。在创新过程的早期注入相关性,可以增加创新对世界产生更大影响的可能性。麻省理工学院开设了一门名为“I-Team”的新课程,该课程将工程学和工商管理硕士(MBA)的学生聚集在一起,探讨如何将创意瞄准合适的市场,这是一门非常受欢迎的课程。MIT关于创新创业的经验在于他们意识到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创意的创造者。如果让学生与从业者有联系,他就会受益于相关性,从而选择一个有可能产生更大影响的想法。
在硬件层面上,该中心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学生创新创业,如拨款计划、催化剂计划、创新团队(I-Team)、校企交流活动等。教师每年向该中心申请两次补助金,这些补助金由教师和商业领袖组成的小组根据潜在影响、技术优势、团队策略和时间框架进行选择。除了资金外,这些赠款还带来了宣传、指导以及与商界的联系。来自商界的志愿者是该中心帮助麻省理工学院创新者实现市场影响力这一使命的核心。MIT在选择这些志愿者时遵循以下四点原则:①具有使技术商业化或者有指导企业家创新创业方面的工作经验;②愿意主动为MIT的学生团队提供帮助;③愿意遵守时间承诺,能够确认和协调各方利益冲突;④能够为学生提供基于行动的学习体验,这种行动的学习体验可以让学生评估正在进行的研究项目的市场潜力,并制定“走向市场”战略。该过程可以概括为三个操作:选择、连接和引导,即选择合适的研究基金,将创新者与市场联系起来,并在创业实践中给予引导和帮助。企业界积极参与这三项活动对成功至关重要:选择合适的研究基金,将创新者与市场联系起来,并在创业实践中给予引导和帮助。
MIT创新创业教育的成功带给我们的启示有以下几点:①认识到创业的根本目的是满足行业、客户需求,客户需求在没有获得满足前就是问题所在,这个问题必然潜藏着创业机会,并以此需求来驱动创新。换句话说,学生的创意、灵感并不是无目的、无意识的,它们都植根于行业实际需求。②搭建了能够实现不同专业学科融合的课程体系,充分考虑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需求特点,注重顶层设计和课程体系多学科、系统性的重构,以需求为导向、创新为特质、让学生得到一种深度沉浸式、体验式的创新创业教育。③成立创新创业中心,该中心一方面将行业、用户需求与校内创新活动相关联,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创业所需的资金、人力、信息资源等服务支撑。
二、基于需求的创新创业微生态系统构建
现有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构成研究多以产业、政府、高校三者作为生态系统的主体,通过制度、市场、文化等搭建三个主体之间的联系,形成一个较为宏观的全局生态系统。从MIT的实践可以观察到,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更多的是在基于外部需求的前提下,立足于高校教育本身,多从内部挖掘资源,建设一种健康持续发展的创新创业育人环境。
(一)基于行业需求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通过对工程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分解,结合高校拥有的校内资源和相关产业需求,设计出课内与课外两个分支。课内分支涵盖四个模块课程实践体系。课外分支是指以各类创新创业平台为运营单位的实践体系,包括校企科技创新平台、创客平台、创新创业竞赛平台、技术服务平台等。课内分支的四个模块分别是专业课程、创新创业课程、与创新创业相关的通识能力课程以及其他专业课程。在实施时,学校应充分了解企业或行业关于人才能力、业界现存问题、产品技术升级方向等方面的需求,并将此需求作为重要的推动要素贯穿于整体模块的运行中。
在课程实施时,注重将各层次课程分类型、分阶段安排在课程体系中。MIT在创业基础教育中强调学科的交叉融合,它在创业启蒙教育和创业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加强与专业教育的合作,进行资源的整合、利用和开发,从而实现学生不同思想的交融,激发其创新力,更容易取得原创性的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在课程安排上,它将工程学科的学生和管理类学生安排在一起组成创意团体,由管理类学生调研市场,发现问题,然后让团队工程学科的同学去解决问题,最后一些功能完善的项目又会被管理类学生带回到市场。这个教学模式将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们通过沉浸式、互动式、协作式的项目合作完成创业课程学习,并在这个过程中强化了创业意识、培养了创业心理品质。
(二)融合创业教育的教学方法
在CDIO工程教育实践中,学生们不缺乏设计上的创意和想法,但最终将创意和想法变成具体的创业项目并不太多,如何实现创新到创业的“最后一公里”是很多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难点。
1.教师的角色和技术手段
Heidi M.Neck在《如何教创业:基于实践的百森教学法》一书中规范了教师在讲授创新创业时要关注的三个问题:教学方法、教学环境和教师行为。教师为了能更好地帮助学生,需要不断提升个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充实创新创业案例库并应用到教学的互动环节中,通过自身的努力逐步培养自己发现创业种子的能力。
除了在教学活动中发现创业人才,教师还应有引导的技术手段。MIT将不同专业的学生融合在一起,组成一个创新创业团队,形成开放式的模拟创业体验教学。这个教学手段的优点在于能让学生自己去社会、市场中观察收集用户需求,基于用户需求创造新产品。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收集到的信息庞杂,需要自己在这些信息中进行有效的筛选加工进而识别出潜在的、共性的用户需求,把其聚焦在一个产品的设计或服务上。学生在这个教学活动过程中,要考虑通过合作、联盟、投资等多种方式来解决与多种利益相关主体之间的各种冲突问题,不断迭代创造,最后形成既具有经济价值又具有社会价值的产品。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竞赛来强化个人综合能力,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将专业所学转化为实践,在实践中发现不足进而改进完善,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的能力;另一方面学生通过比赛实践可以有机会面对面地接触企业(行业),了解本专业的行业需要,发现创业机遇。
2.学生的角色和行动方法
世界著名的创新创业教育学院——百森商学院将学生的行动方法分为三个层次:探索层、追赶层、启动和成长层。每个层次要求学生完成的任务并不一致,探索层强调发现,即发现问题、发现市场,目的是产生创意想法;追赶层强调实践,即形成方案,提供技术,目的是形成一个最为简单可行的产品或服务;启动和成长层强调运营,即寻找投资、架构公司,目的是建立一个完整并具有收益的创业企业,推广他们的产品和服务。教师设定实践活动目标,学生只有通过不断地行动和努力,才能够获取更上一层的资源,这些资源包括团队推广、伙伴顾问、工作场地等。学生在创新创业行动方式上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实践和参与,通过不断的实践迭代,形成扩展现有知识结构和新的行动方式的习惯,培养自身的创新创业能力。
(摘编自《创新与创业教育》2023年第3期 作者:解明利 姚建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