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的实践

编辑日期:2024-03-31 作者: 阅读:1
【字体:

    进入21世纪,面对财政紧缩与18岁适龄人口的减少、高等教育国际化与人才竞争的激化、全球疫情暴发与信息技术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应用等国内外形势,日本政府积极推进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发展。本研究重点探讨日本东京大学、京都大学、庆应义塾大学、早稻田大学、东京外国语大学、明治学院大学6所典型案例高校在地国际化的实践,呈现日本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的实践和效果,以期为中国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发展提供借鉴与启示。

    一、日本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的推进

    (一)政府政策引领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

    日本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作为日本国际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国家政策和项目的引领下发展起来的。日本政府推进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发展的主要举措为鼓励接收外国留学生、建设国际化课程、推动教师国际化发展和构建国际化支援体制。

    首先,鼓励接收外国留学生一直是日本政府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主要举措。初期的“留学生10万人计划”“留学生30万人计划”等政策主要依靠制定接收留学生的数值目标激励高校积极接收外国留学生,而后期的“全球化30”等政策则意识到综合各方面推进留学生接收的重要性。总的来  看,通过与海外合作学校的各种项目促进学生流动始终是日本政府提倡的高校推进留学生接收的主要策略。

    其次,推动国际化课程建设。日本政府鼓励高校通过设置英语授课和英语学位课程、利用留学生资源以及促进教育内容的国际化等多种措施建设国际化课程。

    再次,推动教师国际化。教师自身的国际化程度对学生与课程的国际化具有重要影响。日本政府主要通过鼓励大学提升教师的外语能力以及与国外大学合作进行教师培训来提高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从而助推教师国际化发展。

    最后,构建国际化支援体制。国际化支援体制的建设是促进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持续发展的保障。日本政府主要鼓励大学通过强化对留学生的就业支援、构建国际质量保障体系和国际化环境来建设国际化支援体制,为留学生提供从入境到就业到升学的一体化、全过程支援。

    (二)高校多举措推进在地国际化

   虽然日本政府从政策层面引领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但也仅是在大方向上规定,并未在具体实施细则上强制要求,政府鼓励各大学根据实际情况实施富有自身特色的在地国际化发展措施。

    第一,提出各具特色的在地国际化目标。

    日本高校在政府政策框架下,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和特色制定在地国际化发展战略。政策涉及的交换留学项目、英语授课、跨文化课堂、教师外语能力、教师的联合培训、留学生的就业及生活支援等均是各大学国际化实践的重点。东京大学提出“构建东京大学全球化校园模式”的总体设想,京都大学提出“京都大学全球化校园模式构想”,东京外国语大学提出“从世界到日本,从日本到世界——支撑人才与知识循环的网络枢纽大学”的构想,庆应义塾大学推出“与世界互动的庆应义塾”计划,早稻田大学推出特色教育计划,明治学院大学提出“重建国际化的基础:以海外、国内和线上的多方面国际化构筑为目标”。

    第二,发展重心逐渐向国际化课程建设和国际化支援体制构建偏移。

    在国际化课程建设方面,充分利用留学生资源(各种交流小组、留学生与日本学生共同上课),培养学生的文化敏感度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这是国际化课程建设的主要方式和手段。在国际化支援体制构建方面,高校努力为留学生提供生活、就业、经济、学习等全方位的支援以吸引留学生来日,推动留学生留日就业,这是国际化支援体制构建的主要目的和发展方向。

    第三,具体推进措施呈现出一定的共性。

    首先,在接收外国留学生方面,案例高校均主要依靠与海外合作学校的各种交流合作项目促进外国留学生来日。其次,在国际化课程建设方面,高校均将推进英语授课、增加可凭英语上课获得学位的学科数量以及建设促进多元文化交流的课程视为国际化课程建设的重点发展方向。案例高校均设立专门的部门或项目推进课程国际化建设。如,东京大学构建国际性教育体制的尝试、京都大学设立国际交流课、东京外国语大学成立国际教养项目、庆应义塾大学设立全球化本部、早稻田大学建立全球教育中心、明治学院大学设立“疫情下在线交流项目”。再次,在教师国际化发展方面,日本高校将与海外合作学校协作进行教师培训和促进教师间的交流作为推进教师国际化的重要手段。最后,在国际化支援体制方面,各高校均实现网站和部分资料的英文化,并建立专门的国际化推进部门,为留学生提供生活、就业、经济、学习等全方位的支援。东京大学实现资料和网站的多语种化,京都大学推出“京王伙伴计划”,东京外国语大学建立留学生日语教育中心,庆应义塾大学建立国际交流中心与日语·日本文化教育中心并推出“庆应伙伴项目”,明治学院大学也推出学生伙伴制度和国际学生宿舍项目。

    第四,高校在地国际化存在较大的差异。

    首先,从整体发展情况来看,东京大学等顶尖国立大学往往采取多举措并行的战略,在各个方面均采取丰富多样的举措,没有明显的重点,而私立大学以及小规模国立大学往往倾向于集中发展某一方面。如东京外国语大学专注于发挥自身的学科特色,积极推进学部课程的国际化、多元文化环境的构建和日语教育的发展。其次,在发展方式上,不同类型的大学之间存在较明显的差异。相较于国立大学,私立大学似乎更愿意制定并宣传其国际化发展的数值目标。如早稻田大学提出接收留学生10000人计划,明治学院大学也在官网上公布并宣传其接收留学生的数值目标。最后,各高校的实践效果存在较大差距。在在地国际化支援体制构建方面,东京大学等顶尖国立大学实现了网站和部分资料的多语种化,其他大学则仅停留于网站和资料的英文化。在接收外国留学生和外籍教师方面,则因合作学校的数量差距导致发展程度不同,如庆应义塾大学合作学校高达340所,京都大学合作学校亦有182所,而明治学院大学仅有80所。在国际化课程建设方面,高校英语授课专业数量等存在较大差距。如,东京大学开设24个英语学位项目,而早稻田大学仅开设6个英语学位项目。

    (三)社会各界共促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

    一方面,日本政府鼓励高校与企业合作,通过邀请企业职工举办讲座、提供实习机会等方式提高留学生的就业能力;另一方面,政府要求高校积极与地方合作,在利用地方丰富的国际教育资源的同时,推进地方多元文化社会的构建。企业、社区等积极参与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的相关工作,如给留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吸收留学生就业,特别注重为留学生提供求职支援。

    二、借鉴与启示

    现阶段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仍旧主要依靠跨境流动,政府以顶层设计为先导,不断完善教育对外开放政策,高校则在政策指引下积极“走出去”。近年来尤其是疫情暴发之后,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愈发受到重视,日本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的经验与教训可以为我们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一)提供在地国际化政策支持,以政策引领在地国际化发展

    中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相关政策和战略具有明显的偏重跨境国际化的趋向,在地国际化发展缺乏政策的支持和引导,难以激发和维持高校推进在地国际化的自觉性。我们可以借鉴日本的经验,通过政策来引领和激励高校推动自身在地国际化。一方面,强化由中央到地方的各层面在地国际化战略布局,明确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的内涵、发展方向和实践路径,构建各方联动、上下一体的在地国际化推进体制。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各种在地国际化推进项目,开发在地国际化评估指标,激励高校积极投身在地国际化事业。

    (二)完善留学生支持与服务体系,促进留学生质和量的双向提升

    留学生比例一直是评估高校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中国高校的留学生比例距离日本高校尚有一定的差距。以国内顶尖高校——北京大学为例,2019年,北京大学的外国留学生比例仅为7.8%左右,其中,研究生中的留学生比例仅为4.3%,远低于东京大学(外国留学生占全体学生比例为17.51%,研究生中的外国留学生比例达32.3%);2019年,北京大学与56个国家或地区的312个高等教育机构缔结了合作关系,合作学校的数量及分布范围也远低于东京大学。因此,有必要采取措施实现留学生质和量的双向增长。完善留学生支持与服务体制有利于吸引留学生来华,可以助力高校的国际化发展。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可以借鉴日本多元化的支援措施,构建宣传、入境、在华和留华一条龙的支持与服务体系,构建政府主导、多方协助的支持与服务体系。

    (三)充分利用留学生和外籍教师资源,提高本土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日本高等教育在在地国际化发展过程中,过于注重留学生和外籍教师数量等数值目标而忽视对留学生和外籍教师资源的发掘和利用。基于此,我们需要吸取教训,认识到提高在籍留学生和外籍教师的比例并非在地国际化的最终目的,要为留学生和外籍教师发挥自身的语言和文化等差异性优势提供平台和空间。高校可以通过搭建国际共修课程、交流角等交流平台,增加本土学生与留学生、外籍教师的接触机会,培养其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鼓励大学发挥自身特色,构建适合自身的在地国际化模式

    日本高校在政府支持下结合自身优势推出各具特色的国际化推进计划或项目,如早稻田大学的特色教育计划、东京大学的构建东京大学全球化校园模式构想等。目前中国部分高校也陆续开始构建在地国际化制度,如中国人民大学提出“在地国际化”和“双向国际化”战略,华南理工大学提出要探索在地国际化办学新模式等。但是,由于缺乏平台和制度支撑,这些举措较为零散且不够成熟。对此,可以借鉴日本的经验,鼓励高校发挥自身特色,通过多种校地合作、校校合作项目,在充分利用现有国际化资源的同时增强高校对地域的辐射力。需要指出的是,在地国际化推进目标和路径的制定应当从不同区域的特殊的社会文化环境和高等教育发展状况出发。在借鉴日本经验的同时,有必要结合中国实际情况,积极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的在地国际化模式的发展。

(摘编自《现代大学教育》2024年第1期  作者:孙涛 高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