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大学本科教育组织模式的变革

编辑日期:2024-03-31 作者: 阅读:1
【字体:

    考察国外一流大学本科教育组织模式发展历程和实施机制的考察,理解不同组织模式所反映的人才培养的目标与理念、课程结构以及支持体系等方面的差异,可为中国一流大学本科教育组织模式的变革提供方向。

    一、从国外一流大学看本科教育的组织模式

    (一)牛津大学住宿学院

    牛津大学住宿学院可以追溯至1489年《寄宿生规约》确定的“委托管理”制度。住宿学院受捐赠人委托进行管理,拥有独特的章程,在行政管理、经济等方面保持自治,并拥有自主招生与教学的权力。早期的住宿学院是慈善性、宗教性社团,主要使命是培养神职人员,之后逐步转向以培养智力发达、情趣高雅的绅士为目标,牛津大学由这些住宿学院组成松散的联合体。之后,大学也通过考试、荣誉学位等制度设计不断重构与住宿学院的权力关系与分工。

    住宿学院始终坚守自由教育的传统,强调心智训练和人格养成,主要呈现出以下特征。一是将教学与生活结合起来,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学生在住宿学院共同用餐、参加活动、接受仪式教育、与朋辈互助合作,潜移默化受到熏陶。二是构建关系融洽的师生共同体,强化认同感与归属感。推行导师制,要求导师每周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开展学业指导,通过自身的学识、价值观等感染和影响学生,引导学生全面成长。三是“住宿学院—专业院系”双重结构的课程教学体系。住宿学院以教学为本位,承袭自由教育传统,注重个性化指导;专业院系以学科为本位,关注知识创新,注重实践。住宿学院和专业院系不是一一对应而是相互交叉的关系,从而形成跨专业院系的联合治理体。

    (二)哈佛大学文理学院

    哈佛大学一直坚持自由教育理念,培养绅士。1780年哈佛学院改称大学时,组成文理学院,负责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19世纪70年代,伴随着学科专业的不断分化,自由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冲突持续加剧,艾略特校长提出以自由教育为基础的专业教育,强调两者之间的关联,并通过实行课程选修制,为现代学术进入课程体系提供可能。随着专业教育的不断强化,洛厄尔校长主张建立主修与分类必修制度以重拾自由教育的传统,同时,建立书院体系,为本科生提供通识教育、住宿,促进社会交往。现在的文理学院依然是哈佛大学最大的部门和运行中心,也是唯一负责本科生教育的管理机构,统一管理所有的本科生。文理学院统整了分散于各专业学院的本科生文理基础课程,构建形成了通识课程体系。因此,这些任课教师既是文理学院通识课程的承担者,也是专业学院的学术研究者和研究生导师。

    (三)东京大学教养学部

    教养学部是日本大学模仿美国通识教育的产物。20世纪50年代,日本文部省发布了《大学设置基准》,对教养教育进行了统一规定,要求学生必须在人文、社会、自然科学三类科目群各修读12学分。20世纪90年代“大纲化”之后,为了缓和教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矛盾,教养教育的统一要求被取消,随之而来的是多数高校将教养学部的建制废除,东京大学是唯一坚持原有模式的国立大学。东京大学教养学部拥有大量的通识教育师资,1983年,还专门成立了“综合文化研究科”,教养学部教师可以基于通识教育的内容开展学术研究,也可以成为教授并指导研究生。

    东京大学的本科教育由前期阶段和后期阶段两部分构成,在实践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分段实施模式。东京大学教养学部围绕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体系化以及两者的融合开展了持续性的探索,在培养理念、教学内容、制度环境等方面形成了较大的共识与行动合力,给予学生更多样化的选择,但培养阶段、培养场域、教师身份的分立仍然是需要持续破解的难题。

    (四)密涅瓦大学“全球沉浸学习”

    以颠覆传统教育为目标的密涅瓦大学成立于2013年,由哈佛大学前校长萨默斯、社会科学学院前院长柯斯林、特拉华大学前校长哈克等知名学者和教育家联手创建。密涅瓦大学强调以能力为本,把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有效沟通、有效互动四个核心竞争力作为学生发展的关键目标,通过强化理解伦理问题、谈判和说服、研究方法的应用以及对批评的回应等核心概念与技能来帮助学生打牢基础、塑造思想,同时融合了跨学科探索和专业学习,让学生可以获得在生活和职业中应用的多样化知识,支持学生追求卓越。

    密涅瓦大学没有校园、宿舍、图书馆、体育场馆等硬件配套,而是与全球沉浸式学习所在城市的高校、研究所、高新技术企业合作,学生利用这些资源在一流的图书馆、实验室等学习和研究。学生完成第一年的基础课程之后,就前往全球的七个城市开始沉浸式学习,走进世界各地的课堂,以融入世界的方式理解世界。

    二、国内一流大学本科教育组织模式变革的探索:基于对南京大学新生学院模式的考察

    进入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南京大学启动“三三制”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调通识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的融通。“三三制”继承和发展了以重点学科为依托、按学科群打基础、一级学科分流方向等培养举措,把本科人才培养分为大类培养、专业培养、多元培养三个阶段,同时构筑专业学术类、交叉复合类、就业创业类三条发展路径。

    2020年,南京大学成立新生学院,承担大一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识教育培养、日常学生管理等,探索本科教育组织的新模式。本科新生入学后,全部进入新生学院学习,实行书院制管理。新生学院下设秉文、行知、安邦、有训、毓琇、开甲、健雄等7个书院,负责新生的日常教育管理,同时与专业院系协同开展大类培养。学生在一年级阶段主要修读通识教育以及一些基础课程,如数学、外语、体育、美育、劳育等,同时广泛参与各个书院基于自身学科特点、书院文化搭建的育人平台。这些举措实际上是推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教学与育人从分离转向融合的尝试和探索,从而真正打造学生创新成长的精神家园。

    三、本科教育组织模式变革的启示

    第一,要以学校人才培养与学科发展的实际为出发点,设计适合自身的本科教育组织模式。本科教育组织模式的创新往往会打破原有的管理体系,同时要求资源配置与运行方式的调整,从总体趋势看,传统“职能部门归口+专业院系”条块式管理方式正在转向扁平化、网格化,也就意味着更多的协同联动和相互配合,这也与“三全育人”的内在要求一致。

    第二,要以育人模式改革为支撑,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地推进本科教育组织模式变革。本科教育组织模式的内核是育人,大学承担着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造就拔尖创新人才的时代使命,不能仍然停留在传统专业教育的框架下修修补补或“叠床架屋”,而是要回归知识生产方式,拥抱现实情境,积极地面向充满变化和未知的未来。特别是要充分发挥好重大科研项目、重点平台的作用,以重大实践和基础理论问题为牵引,推动组织模式与形态的创新。同时,还要回归学生个体,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在此基础上,对人才培养的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式等进行全面评估和优化。

    第三,以评价方式改革为牵引推动构建新型育人队伍。不管是专业教师、辅导员还是职能部门管理人员,本科教育组织模式的变化都可能导致工作方式的调整甚至是工作量的增加。因此,需要清晰界定职能权限并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促进各支队伍同心育人,助力学生成长成才。新型育人队伍应当面向学生更为多元、更具个性的需求。因此,需要专业教师的角色转型,从知识传授者、学习的控制者向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支持者、引导者转变;需要融通学业发展与学生教育管理的专业化学生事务工作者;需要吸纳来自社会、行业等更为多元的育人力量。

    因此,本科教育组织模式的变革,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立足高校实际,在弘扬传统、保持优势特色的基础上,汲取其他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经验,统筹推进育人方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育人队伍等改革,探索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本科教育组织模式。

(摘编自《江苏高教》2023年第12期  作者:何檑 施佳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