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设计与推进策略

编辑日期:2024-12-30 作者: 阅读:1
【字体:

    近些年来,澳大利亚政府通过加强大学与工业界的合作,持续改善从教育到工作的过程,并于2020年发布毕业生就业准备计划,以带动高等教育改革,更好地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一、澳大利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的政策设计

    (一)通过调整就读费用扩大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专业的学生规模

    为了确保学生选择的专业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相一致,澳大利亚政府重新调整不同专业的学费和政府资助,鼓励学生选择与市场发展趋势更相关的专业。澳大利亚大幅降低工程、计算机和健康等重点领域的大学学位费用。根据毕业生就业准备计划,政府为国家重点领域提供更多本科资助名额。

    (二)实施工作整合学习战略,支持毕业生做好就业准备

    2015年,澳大利亚制定国家高等教育工作整合学习战略,旨在提高澳大利亚高校工作整合学习的质量,培养更具竞争力的毕业生。调查发现,在澳大利亚拥有工作整合学习经历(如卫生、农业和教育学位)的个体在25岁时具有更好的劳动力市场表现。由于引入大量工作整合学习课程,悉尼大学拥有大量人文、艺术和科学领域通才学位的学生,有81%的本科生在毕业时找到了全职工作,远远高于澳大利亚全国高校72.9%的平均水平。

    (三)设置国家优先事项与产业联结基金,加强大学和市场的联系

    国家优先事项与产业联结基金的主要目标有:增加各个学科领域的实习、实践和其他方式的工作整合学习数量;增加具备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领域熟练技能的毕业生数量;鼓励高等教育机构与行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澳大利亚政府意在通过重新分配资源干预大学的行为,提升大学与市场联系的积极性,而非直接干预市场。国家优先事项与产业联结基金在2021年至2024年的基础拨款总额为9亿澳元。大学依据澳大利亚联邦支持的学位名额的数量获得相应的资金。具体分配标准详见表1。

表12021-2024年国家优先事项与产业联结基金试点期资金分配档次单位:万澳元

学位名额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0-9999个

325

328

339

366

10000-14999个

475

479

496

535

15000-21999个

700

706

731

788

22000个及以上

875

883

914

985

    (四)实施专项教育计划和经济援助支持弱势学生群体

    为了保障偏远地区学生能够拥有充分的机会接受高等教育,政府通过地区大学学习中心计划为特定区域学生提供创新性的基础设施、行政和学术支持服务,使澳大利亚农村、落后地区和偏远地区的学生无需离开社区即可获得高等教育阶段的学习机会,完成高等教育阶段的学习项目。与此同时,澳大利亚政府通过设置新的成就基金和地区合作项目池计划,支持土著学生、低收入家庭学生和偏远地区的学生。

    二、澳大利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政策的推进策略

    在政策推进过程中,澳大利亚政府意图通过各种资源的重新分配影响高等教育机构、企业和个体的行为,进而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一)广泛的公众参与

    在毕业生就业准备计划核心政策制定伊始,时任澳大利亚教育部(Australian Government Department of Education)部长就任命以大学校长为主体的工作组编制国家优先事项与产业联结基金最终报告。大学校长是该项教育政策制定过程中的核心主体,他们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能基于既往的经验进行反思,为就业政策制定提供广泛的讨论空间;他们广泛征集各类组织和群体的意见,这些意见为工作组做出适时的调整和统筹提供依据,从而保障毕业生就业政策具有足够的包容性。

    (二)试点推进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

    澳大利亚的政策制定者遵循渐进调试原则,在不完全信息和不确定性的情况下,采取渐进的、逐步改进的方法来做出决策,而不是一次性地做出完全确定的决策。高等教育机构和教育管理部门通过不断试验、评估和调整,积累经验和知识,通过有效的反馈机制灵活调整国家优先事项与产业联结基金关注的重点方向。

    (三)允许快速失败的合作环境

    毕业生就业准备计划明确鼓励边远地区的中小型企业参与大学相关项目,鼓励学生充分参与社区实践,在接受完高等教育之后留在当地就业。相应地,要实现这一目的就需要高等教育组织和中小型企业创新合作模式,减少中小型企业参与高等教育机构项目的后顾之忧。为此,澳大利亚在国家优先事项与产业联结基金中明确提出允许大学通过“快速失败”措施转换合作项目。这一措施允许提供者停止原先设定的项目,并转向新的项目,这有利于鼓励大学和行业探索开发人才培养的新形式和新模式,进而提高毕业生的培养质量。

    (四)质性和量化结合探索可复制的成功经验

    澳大利亚国家优先事项与产业联结基金中的评估方案主要通过定量和定性指标相结合的方式,评价各个高等教育机构是否完成该项目所要求的优先事项。其中,评估标准主要涉及影响、透明和协作、灵活性、可测量性等方面。大学需要说明所提供的数据是否已达到相关指标的要求。大学最终提交的案例总结报告需要报告试点项目的关键绩效指标、总体影响以及所学到的经验教训。项目鼓励大学承担在优先领域进行创新的风险,是否实现预期目标并不是试点项目结束时唯一需要评估的方面。如果试点项目没有实现先前计划提出的预期目标,但是,详细记录了经验教训并能提供相应的证据,仍然可以达到评估的要求。澳大利亚的大学可以从表2列出的主题中选择其指标,并确定一个适当的目标。大学在每个周期内选择的指标无需相同,也没有要求所有大学都必须选择相同的指标。但是,大学所选择的目标和相应的指标必须满足具体性、可度量性、可实现性、现实性、时间性的原则。

  表2:国家优先事项与产业联结基金项目评估可选择的指标列表

工作整合学习

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技能

行业合作

l 工作整合学习机会

l 研究生进行实习、实践

l 行业中的工作经验

l 共同设计的课程

l 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学位毕业生就业结果

l 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课程毕业生

l 具备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技能的毕业生

l 参与核心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课程的平等群体(不包括卫生/建筑)

l 行业项目、合作或伙伴关系

l 与行业合作的收入

l 研究的收入

l 从业界吸纳的学术人员

l 毕业生就业结果

l 共同设计的课程

l 行业共享的设施或共同空间

    三、澳大利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政策的启示

    (一)开发全面的劳动力市场计划,加强大学与市场的联系

    第一,探索全面的劳动力市场计划

    其一,通过同各行业和地区的合作,政府准确了解不同领域的用工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毕业生的培训和教育计划。其二,建立全面的职业规划和指导服务体系。政府可以设立职业规划中心,为毕业生提供有关就业市场趋势、职业发展路径和技能需求的信息。其三,推动劳动力市场的国际合作计划。通过与其他国家分享经验、加强技术合作和促进人才流动,提高整体竞争力。

    第二,基于国家和市场需求灵活调整专业类别

    澳大利亚政府通过调控学费和资助比例引导学生选择符合国家和市场需求的专业,不仅有利于高校毕业生就业,也能够促进国家人才结构优化和经济可持续发展。首先,大学与行业建立更紧密的伙伴关系。通过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大学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对专业的需求,以便调整和更新其专业类别。其次,政府提供奖励和激励措施,鼓励毕业生选择与国家和市场需求相匹配的专业。这可以通过设立奖学金、提供就业机会或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等方式来实现,以激发毕业生对特定职业领域的兴趣。最后,大学应建立健全与就业市场的沟通机制,了解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的表现,并根据反馈及时优化和调整专业课程内容,满足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

    第三,增强大学毕业生的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技能

    澳大利亚政府充分认识到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关注毕业生的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技能培养。鉴于现代职场对数字技术的依赖,大学应该积极整合信息技术教育,设计并提供多样化的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课程,帮助学生建立跨学科的知识体系,增强毕业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探索工作场所学习模式,保障不同群体获得该类学习体验的机会

    第一,通过工作整合学习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在工作整合学习模式中,真实工作场景的良好体验可以帮助毕业生产生职业认同,促进学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和技能。首先,设计灵活的学业安排,将工作整合学习融入高等教育的课程当中,确保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更灵活地参与实习、实训和研究项目。其次,主动探索校内课程和工作场所实习、实践融合的综合教育模式,与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提供工作坊和参与行业项目,提高大学教师和学生在该类学习机会中的适应能力。最后,通过设立工作整合学习办公室或职业发展中心,为学生提供有关实习申请、职业规划和工作技能的咨询服务。

    第,保障不同学科和不同学生群体有接触工作场所学习的机会

    澳大利亚政府在鼓励学生参与实习、实践类工作场所学习活动时,关注学生经济社会背景、所处区域位置、学科专业等因素对学生参与该类学习机会的影响,给予那些需要流动才能参与工作场所实习、实践活动的个体以及家庭经济地位低的学生群体额外的经济补助。这启示我们应制定包容性的工作场所学习政策。大学应努力确保工作场所学习机会对所有专业和学科都是开放和公平的。这些工作场所学习机会不仅要覆盖传统的科技和商科领域,还要涉及社会科学、艺术和人文等领域,避免出现某些专业学生相对于其他专业更容易获得实习机会的情况。此外,大学还可以通过建立校外实践基地,与各行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工作场所中获得丰富的实践体验。

    (三)提供专项资金支持,实质性推进产教融合

    第一,设立基金支持校企合作

    澳大利亚工业集团调查发现,有70%的雇主表示他们将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46%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只会在得到政府支持的情况下才会提供这样的实习机会。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设立产教融合基金,支持大学和行业的合作项目。这个基金可以用于资助产学合作的实际项目、科研合作、创新创业项目等,鼓励大学与企业建立更深入的伙伴关系。也可以设置学生实习、实践基金和产业合作专项资金,鼓励学生参与产业实践和创新创业项目。

    第二,健全产教融合政策法规

    在澳大利亚的工作整合学习战略中,建立健全的政策法规体系是促进工作整合学习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因此,我国应积极推动中国毕业生就业法规和政策建设,明确支持产教融合实体的建立和运营,如为相关产教融合组织提供税收激励、减免相关手续和审批程序等政策支持。同时,还可以为产教融合组织提供培训机会,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产教融合的理念、运作模式和合作机会。此外,还应创建信息共享平台,鼓励跨地域合作,让产教融合各方能够及时获取有关行业趋势、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的信息。

    (四)制定灵活的评估标准,为具有创新性的项目提供容错空间

    第一,开发灵活的校企合作评估指标

    从澳大利亚国家优先事项与产业联结基金的评价指标体系来看,评估大学从事优先事项的评价指标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大学可以根据自身特色,选择定量的指标和定性的案例研究。对此,政府可以制定灵活的评估标准允许校企合作项目根据其特定目标和性质进行度量。评估标准应该适应不同行业、领域和项目类型,以确保评估的全面性和公正性。

    第二,允许创新项目快速失败

    澳大利亚的就业计划,允许大学在满足政府优先发展事项的项目中选择“快速失败”并转设新的项目。在最终的评估中,即使原项目未能成功,只要大学及时对合作过程进行有效的评估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在评价中也可以获得通过。此做法有助于激励大学选择创新性、有挑战的项目,有利于合作主体尝试新的方法和策略,推动合作模式的不断创新。

(摘编自《现代大学教学》2024年第5期  作者:李福林 康乐)